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我省多项措施保障劳动者权益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陈嘉欣 2025年11月26日 07:51

  11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全省人社部门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工资分配调控,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大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安全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稳岗扩就业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每年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决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

  连续五年向社会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公布重点行业(岗位)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和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3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省三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达2150元、2050元、1950元。持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十四五”期间,劳动者工资性收入逐年提高。

  大力实施社会保险高质量参保行动,持续推进“数据找人”,全面落实取消参保户籍的限制,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百行百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工作机制,保障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15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超过35%。

  持续开展劳动用工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

  持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调处机制,创新“调解+仲裁+工会+法援”一体化合力解纷新模式,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13.2万件,其中调解受理5.8万件、仲裁立案7.4万件。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总包代发等制度体系,加强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开展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动态清零欠薪线索。“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查实并解决欠薪案件4.3万件,为19.7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8.1亿元,为农民工筑起一道坚实的安“薪”防线。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