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非遗太原85 | 老榆木家具制作技艺:榫卯精工蕴匠心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于健 2025年11月17日 07:33

  11月13日,推开晋源区山西老榆木传统技艺传习所的门扉,浅淡的木香扑面而来,一件件老榆木家具错落摆放:折叠腿小茶桌线条简练,新中式椅子意蕴悠长,这些作品均出自刘洋之手,她以美术功底为基,以非遗技艺为魂,让被乡人视作“榆木疙瘩”的废旧老料,在榫卯咬合间重获新生。2023年7月,老榆木家具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刘洋是这一项目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刘洋(左)在制作家具

 老榆木家具加工坊

  木缘初结

  刘洋作为国画专业毕业生,曾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并亲眼目睹劣质家具因甲醛超标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为此,她萌生了打造“放心家具”的念头。一次赴榆次东长寿村收购旧货时,东北客商收购旧榆木制作木地板的场景,让她豁然开朗:“山西本土老榆木质地坚硬、纹理优美,历经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风干,木性稳定不易变形,且无甲醛隐患,正是制作环保家具的绝佳材料。”

  作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之一,晋作家具源于秦汉,宋元成熟,明清鼎盛,以本土软木为材,沿用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誉为“软木黄花梨”。老榆木作为晋作家具的经典用料,其朴实坚韧的木性,恰与山西人的品格一脉相承。为此,她专程进修于中央工艺美院设计系,学成归来,潜心研究传统木艺和现代美学相结合的家具,从穿带榫到燕尾榫,从手工雕刻到传统漆面,每一项技法都反复研习,终成造诣。

  为了搜集老榆木,她走街串巷收集这类废弃木料,拆迁现场的房梁、乡村角落的门板,在别人眼中的“废料”,在她这里都是珍宝。刘洋带着团队,遵循“煮、泡、烤、磨、漆、光”的工序,先以沸水去除木料杂质,再经自然晾晒定形,最后根据纹理走势设计器型,让每一件作品都能展现老榆木的天然之美。

  核心密码

  走进老榆木家具加工坊,叮叮当当的凿刻声不绝于耳。工匠们正专注地处理着榫卯结构,每一个榫头的切削、每一个卯眼的开凿,都精准到毫厘之间。刘洋拿起一件刚完工的榫卯构件,轻轻一扣,严丝合缝,再用力拉扯,纹丝不动。“晋作家具的精髓在榫卯,这也是老榆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核心密码。”刘洋介绍说,传统晋作家具以结构严谨著称,榫中有卯、卯中有榫,无需一根铁钉、一滴胶水,却能承受岁月考验。她始终坚守这一核心,所有作品均采用纯手工榫卯工艺,从设计到成品,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全程遵循古法技艺。

  在传承技艺的道路上,刘洋从未停歇。她师从多位老匠人,深入研究“龟裂断纹漆”“手工雕刻”等晋作家具绝活,将国画中的审美意境融入木雕设计,让花鸟、山水等图案在老榆木上栩栩如生。为了让技艺更精准,她引入现代测绘工具辅助设计,但核心的凿、刻、磨等工序,始终坚持手工操作。“机器可以复制形状,却复制不了手工的温度。”刘洋拿起一把磨得发亮的凿子,上面还留着手工打磨的细微痕迹。

  刘洋设计的老榆木折叠腿小茶桌,以穿带榫结构保稳固,暗榫设计促开合,老榆木材质耐用,上市即成爆款,获客户青睐。纯手工按摩颈椎枕、甩腿凳,融榫卯工艺与人体工学于一体,贴合现代健康需求。改良的新中式椅子颇具亮点,她微调坐面弧度2厘米、靠背倾斜度3度,既延续晋作家具“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风格,又适配现代家居,坐感舒适。

  采访过程中,正遇到研学学生探访加工坊,刘洋主动介绍木雕屏风:“浮雕显层次、透雕增灵动,匠人一天顶多雕两朵花瓣,慢工出细活。”为传承非遗,她打造体验基地,设博物馆、传习所等,免费授课。张彬彬、高晓龙等中青年设计师在其指导下,熟练掌握核心技艺,成为骨干。“教手艺更传文化,让老榆木家具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刘洋说。

研学学生制作小物件

  守正创新

  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她不断探索老榆木家具的创新之路。

  在材料应用上,刘洋秉持环保理念,除了深耕老榆木这一核心原料,还引入竹木、可回收材料等新型环保材质,既降低环境影响,又丰富了家具的视觉与触感体验。她拿起一支纯手工制作的榆木钢笔,笔身上雕刻着晋祠圣母殿的飞檐纹样:“这就是把晋源地域文化融入作品,钢笔小巧便携,既是实用文具,也是文化载体。”针对传统晋作家具器型偏大的问题,她对条案、书房家具等进行榫卯改制,在保留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尺寸,更适合现代小户型家居。

  更具突破性的是,刘洋将智能家居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她指着一张智能茶桌介绍:“桌面下藏着无线充电模块和智能温控系统,榫卯结构刚好能固定线路,既不破坏老榆木的天然质感,又能满足现代需求。”刘洋表示,家具与瓷器、字画等艺术品的核心区别在于可直接生活化使用,这也是其收藏热度攀升的关键。家具收藏保养的核心原则是“用”——“用”是对家具的最大尊重,不仅能让家具散发生活温度,更能沉淀出岁月包浆,远非现代西式家具可比。

  2023年,刘洋主导创作的非遗主题作品参加行业展会,老榆木榫卯结构与现代设计的碰撞惊艳全场,斩获多项大奖。她的作品不仅走进千家万户,更通过网络远销海外,让晋作家具的非遗魅力传遍世界。如今,刘洋的传习所已成为省内多家高校的研学基地,每年接待数千名游客和学习者。“很多孩子第一次拿起凿子,虽然动作生疏,但眼里有光。”刘洋说,看到年轻人对非遗技艺产生兴趣,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记忆档案

  老榆木家具制作技艺坚守传统榫卯核心,无需钉胶,经“煮、泡、烤、磨、漆、光”多道工序,融合手工雕刻、传统漆面等绝活,选用的木材木性稳定、纹理优美,无甲醛隐患,自带天然环保属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