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非遗太原77丨东于架火迎鼓习俗:千年古韵映清徐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白云 宋小宇 2025年11月05日 09:31
经过精心装点的架火
迎鼓表演现场
非遗进校园,逯云花(中)指导小学生学习击镲

  每逢正月十五,太原市清徐县东于镇便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海洋之中,夜空被璀璨的焰火点亮,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由百余面彩绘大鼓、灯笼队、抬鼓队和锣鼓队组成的迎鼓队伍,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随着架火依次绽放。鼓声如雷,似万马奔腾;灯光闪烁,若繁星点点鼓潮灯潮交织在一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璀璨华章

  迎鼓,作为东于架火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赋予了东于架火独特的魅力。它的参与,让东于架火与其他架火形式截然不同,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存在。那激昂的鼓点,仿佛是历史的脉搏在跳动,诉说着东于镇千年的故事;那绚丽的烟火,如同岁月的火焰在燃烧,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之路。

  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太原市及邻近地区的人们慕名而来。他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来到东于镇,只为了近距离感受这个项目的独特魅力。

  2011年,东于架火迎鼓习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是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和建筑于一体的艺术精品,每一项元素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俗专家们对它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喜爱。他们认为,东于架火迎鼓习俗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它承载着东于镇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正因如此,东于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深厚积淀

  据清徐县志记载,境内的民间焰火,以东于镇的架火为盛。

  据传宋代东于镇就有了燃放焰火的习俗。清朝乾隆年间,东于镇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店铺林立,来往客商熙熙攘攘,集市规模较大,瓜果蔬菜常年交易。那时的东于镇,就像一个繁华的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过去,东于镇放架火全靠民间艺术人自己制作。从正月初六开始,整个东于镇便沉浸在一片忙碌热闹的氛围之中。街上的人们自己砍柳枝烧木炭,而后用碾加工,那“咕噜咕噜”的碾声,仿佛是岁月在低吟。火药由老人按配方精心配制,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而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妇女们则在家用牛皮纸卷打灯筒、炮筒、起火、走小筒,她们的手指灵活地舞动,仿佛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年轻人负责灌装火药,他们充满活力,为架火的制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操作,制作桌子、绑火、门面的装彩、组装架火、点燃架火……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其中,绑火是架火的重要一步。第一层以炮开架,叫“就地一声雷”,那响亮的炮声仿佛是架火表演的开场号角,瞬间点燃了人们的热情;第二层叫“开门炮”,寓意着新的一年开门大吉,好运连连;第三层叫“炮打灯”,璀璨的灯光与响亮的炮声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第四层叫“炮打灯神箭”,仿佛似神箭划破夜空,带来无尽的惊喜;最后一层则叫“上天灯”,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再将每层门面身后的火线连接起来,然后就是一层一层往上顶桌子。每层门面都代表了一个月份,平年做12层,闰年做13层,数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严谨和规范。搭好色彩斑斓的彩妆高塔,前面挂满了各种剪纸彩带,精美的剪纸是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体现;两面插满了彩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顶端则悬挂令旗或帅旗,威武雄壮,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文化瑰宝

  2015年,逯云花成为东于架火迎鼓习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1月1日,逯云花告诉记者,61岁的她与这项民俗结缘已逾半世纪。在母亲的熏陶下,她十几岁便随长辈学习鼓点编排与架火制作。那一个个鼓点,仿佛是她心中的旋律;那一次次架火的制作,仿佛是她手中的画卷。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着对这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逯云花介绍,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于架火从制作、造型、装饰等方面都进行了挖掘整理,不断改进。与现代的声、光、电相结合,使东于镇的架火在保留原有民间传统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当现代的灯光与古老的架火相互交融,当科技的声音与传统的鼓声相互呼应,东于镇的架火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她守护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个千年故事的延续。这份荣誉背后,是世代传承的使命与责任。

  为了加强保护和传承,东于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建起了架火迎鼓非遗展览室,这里陈列着各种与架火迎鼓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项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举办了东于民间社火图片展供人们参观,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记录了东于镇民间社火的精彩瞬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同时,东于镇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东于架火迎鼓习俗。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东于架火迎鼓习俗,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继续绘就绚丽的画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忆档案

  架火迎鼓习俗是山西省清徐县东于村、高白村一带特有的民俗文艺形式。该活动以夜间游行的迎鼓队伍为核心,融合仪仗、锣鼓、唢呐、社火表演等元素,配合架火燃放形成综合性节庆民俗,蕴含迎春纳福的文化内涵。

(责编: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