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古交古东新城 资源型城市的破围之路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刘志刚/文 邓寅明/摄 2025年10月30日 08:39

  太原万和园林酒店项目(效果图) 古交市委宣传部供图

庆典广场上的创意咖啡厅

古交城市公园
古东新城康养中心项目配套游园 古交市委宣传部供图

太古里南桥

乾泽苑

太古里康养小镇小游园

  继角子崖、月亮洞、小应寒、童子川之后,近日,古交市再添亮眼新地标,坐落于古东新城古钢片区的“汾河湾城市会客厅”渐次展露新颜,迅速成为吸引本地市民与八方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从体验亲子乐园、游览城市公园到打卡气象塔;从昔日外出访友,到如今邀请朋友来家乡做客……古交正展现出其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崭新一面。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2025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古交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自觉融入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找准自身定位,全力以赴推进古东新城开发建设,探索出一条富有古交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工业遗存焕新生 城市记忆永留存

  《意见》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古东新城的古钢片区,前身为太原市国资委下属古交钢铁厂。该厂于2008年全面停产并申请破产,受困于破产程序迟迟未能终结,其土地被尘封闲置长达15年。在盘活利用之前,厂区围挡封闭、建筑破败、环境脏乱,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也对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为彻底破解这一历史遗留难题,古交市积极与上级及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在太原市的大力支持下,古钢600亩破产土地得以依法公开出让。2024年2月,古交市金牛城投集团成功以1.5亿元摘牌,取得该地块开发建设权,标志着沉睡15年的土地资源被成功激活,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高效施工,昔日的旧厂区已蝶变为开放的“汾河湾城市会客厅”。位于其核心位置的古交城市公园,占地143亩,是金牛城投集团依托原古钢厂区肌理改造升级而成的综合性公园,完美融合了工业记忆与现代城市风貌。公园周边,规划建设的全民健身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馆、中小企业办公区等配套设施环布,在延续工业结构独特美感的同时,注入了丰富的文化传播功能与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实现了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的和谐共生。

  环境改善带来了“筑巢引凤”效应。永泰能源集团以1.11亿元摘牌55.43亩土地,投资4.5亿元建设万和园林酒店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主体完工。该项目作为古钢片区首个落地的标志性、商业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建成后将结束古交建市以来无高端商务酒店的历史,对引领带动片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擘画康养新图景 培育发展新动能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古东新城三岔口片区,虽与太原市城区仅隔一条高速隧道,但在开发建设前,曾是典型的棚户区,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该片区发展的关键堵点。

  近日,随着三岔口片区康养小镇基础配套工程的完工投用,昔日的景象已一去不返。半岛公园和小游园内,葱郁的绿化景观、蜿蜒的休闲步道、完善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古色古香的凉亭与清雅幽静的景观节点错落有致,微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

  古交市紧扣文旅康养产业转型定位,在三岔口规划建设太古里康养小镇。2023年以来,古交市抢抓国家棚改政策窗口期,克服财政压力,成功撬动棚改资金1.7亿元,一气呵成完成了涉及676户、总面积8.73万平方米的征拆安置任务,使原本集中连片、杂乱无章的平房区被整体拆除,为三岔口片区释放出400余亩的开发建设用地。

  为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康养小镇,古交市实施了总投资1.9亿元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留住记忆、永久传承,多元集成、服务集中”的总体思路,规划240亩用于建设中式合院,205亩用于配套公园、教育、医疗、康养等设施,营造安静私密的独立空间、山水相宜的生活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康养场景。

  太古里康养小镇项目是古交市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抓手。通过将优质康养资源与特色商业配套有机融合,有效吸引了周边及外来关注,提升了古交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开辟康养服务新赛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古交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民生优服务 提升幸福新温度

  不久前,古交市城区棚户区改造三岔口安置项目乾泽苑小区回迁安置房在完成二次结构改造施工后顺利交付。崭新的高层住宅楼挺拔矗立,小区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清新宜人,处处洋溢着温馨与舒适的氛围。

  回迁居民目睹期盼已久的新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楼房结构好,环境也好,南北通透,周边绿化也做得不错。政府对我们三岔口片区居民的安置工作做得很好,帮助力度很大,我们非常满意。”安置户耿亮清感慨道。

  乾泽苑小区前身是“和谐苑”A、B座项目,规划建设2栋26层一类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5.48万平方米。项目自2011年开工,2013年主体封顶后进入长期停工状态,导致购房群众无法如期入住,社会反响强烈。面对这一“烂尾”难题,古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依法依规全力推动解决。经过多方协调与不懈努力,乾泽苑小区圆满完成了所有住宅配套后续工程,以高质量的交付标准,把温暖舒适的“家”交到了业主手中。

  在古东新城建设过程中,古交市牢固树立“实干为要、民生为本,以结果说话、让人民评判”的鲜明导向,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严格落实日跟踪、周调度、月晾晒、季督导、年度观摩机制,强力推动重点项目提速、提质、提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古交市坚决贯彻落实太原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冲锋在前、勇打头阵。坚持以一流标准研究战略、谋划工作、确定目标、制定措施;以顶格标准狠抓项目,将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良好格局;以超常举措攻坚项目,树牢“有解思维”,做到说话算数,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过硬作风保障项目,引导全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十种导向”,敢于画句号,善于打硬仗,能打必胜,奋力将更多美好的“规划图”变为可操作的“施工图”、最终成为生动的“实景图”。

  征程万里风正劲,笃行不怠向未来。从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到康养产业培育壮大,从人居环境改善到城市功能提升,古交市古东新城的蜕变,不仅是《意见》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资源型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之作。古东新城的探索,不仅为其自身赢得了未来,也为同类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