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清晨,太原五一广场,省城2025年国庆升国旗仪式隆重举行。市民和各地游客满怀爱国情,观礼升国旗仪式,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牛利敏 郭苑甫 摄影报道
山河壮阔,岁月峥嵘。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
装扮一新的五一广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北侧广场两座高达7米的“祝福祖国”“欢度国庆”巨型花篮矗立中央,南侧花坛上方“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标语,在鲜花绿植的簇拥下格外醒目。华灯与晨光交织,整座广场宛如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
10月1日清晨,数万名市民游客汇聚于此。他们中有被父母高高举起、眼中写满期待的孩子;有手持国旗、神情专注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长者。秋意微凉,丝毫未减人们心中的热情。彻夜等候,只为离国旗更近一点,近距离见证那抹“中国红”升起的动人时刻。
凝望 使命在心中激荡
“正步——走!”清脆洪亮的口令声划破晨空,来自武警山西总队机动支队的35名升国旗仪仗队队员沿中轴线行进,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震撼人心。
6时20分许,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升旗手奋力挥动右臂,五星红旗舒展开来,迎着晨光冉冉升起。全场齐声高唱国歌,所有人的目光凝望一处,眼神中充满坚定与自豪。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幸福盛世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90后”李亚结深情地说道。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大一新生郝振轩与室友专程前来观礼:“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加倍努力,学有所成、奉献祖国。”
并州饭店会议礼宾组国旗班,是五一广场日常升降国旗工作的执行团队。从1995年到2025年,国旗班十几代人以零失误的坚守,完成与城市最深沉、最温暖的约定。担任了3年护旗手的丁兆鑫,凌晨4时来到现场,“观看升国旗是一次更高标准的学习。”他表示,要把这份使命担当更好地传承下去。
这一刻,五星红旗为在场的每个人而升。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永远激荡着中华儿女心中的奋斗使命。
祝福 万千话语诉心声
武警山西总队机动支队军乐队中,有44人执行过九三阅兵联合军乐团演奏任务。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奏响时,现场观众的热情被再次点燃。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大家齐声高喊。山西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的35位同学,集体观看了升国旗仪式。“看到历尽沧桑的祖国如今繁荣强盛,我们特别自豪。”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苏拉依曼·外力动情地说。
“和学校升国旗不一样!”山西省实验小学二年级的杨斯淇看得认真专注。“是呀,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祝福祖国越来越强盛!”妈妈拉着女儿的手说道。“00后”小伙苗宇杰难掩激动,感慨“人生从此多了一抹亮色”。从江西来太原求学的黄尧说,这场升国旗仪式观礼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在心中更加具象。
广场上,人群中,无数份祝福在此交织,汇成这个秋日最深情的和声:我爱你,中国!
保障 于无声处全力以赴
为营造庄严热烈、安全有序的观礼环境,自9月初,一场跨部门高效协同的筹备工作全方位展开。“我们围绕花卉景观、环境保洁、设施安全、联动保障及温馨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场高标准、精细化的提升行动。”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五一广场)主任高艳军介绍。9月30日傍晚始,工作人员对旗杆、照明、广播、监控等系统进行细致排查维护。深夜12点,迎泽大街机械清洁队的作业灯次第亮起,机械清扫组组长刘佳一边调度车辆一边介绍,“我们启动了全责任区深度保洁,确保整个广场区域达到‘席地可坐’的标准”。
凌晨两点,迎泽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应急大队的队员们到岗,认真梳理着应急疏导预案细节。公安、交警、供电、消防、医疗等相关工作人员彻夜盯守,对交通组织、应急供电、消防安全、医疗救护等重点保障工作周密巡检,全力守护现场的安全秩序。
“升国旗仪式结束,请大家有序离场。”广播声响起,在核心区执勤十小时的中志协救援队队员平文杰露出了笑容,曾经是军人的他如今换了身份,但守护群众平安的初心从未改变。
奔跑 把平凡生活过得闪亮
朝霞绽放,国旗飘扬。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要将这庄严时刻定格为永恒记忆。阳光洒在每一张笑脸上,格外灿烂。
71岁的摄影爱好者刘奋山专注地记录着一幕幕动人场景。“不想走,就想多拍点,总觉得镜头记录得还不够。”老人连续8年参加五一广场的升国旗仪式,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种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
“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身着红色运动装的庞小丽和她的马拉松“跑友”们引人注目,几人沿着迎泽大街一路奔跑10.01公里来到广场观看升国旗。“我们特意选择这个有意义的里程数,用奔跑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庞小丽招呼着同伴,“未来我们一起奔跑,把平凡幸福的日子过得精彩闪亮!”
7点钟,晨光洒满街角,红旗装扮下的迎泽大街恢复繁忙的模样。广场上,人们渐次离开,或相约喝上一碗头脑,或开启国庆旅游之行,或奔赴工作岗位。身后,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给予每个人前行路上以希望、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