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按住他!别让他咬舌头!”地铁里,一位年轻人突然倒地抽搐,周围人惊慌失措。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但错误急救方式可能让患者陷入更大危险。据统计,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因急救不当导致的二次伤害案例超12万例。掌握正确急救方法,是每个目击者守护生命的必修课。
第一步:识别发作类型,判断紧急程度
癫痫发作分为全面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俗称“大发作”)最危险,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持续1-3分钟。此时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而局灶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动、意识模糊)通常无需紧急干预,但需观察是否转为全面性发作。
第二步:黄金5分钟,做好“三防三护”
防窒息:将患者平移至安全区域,迅速解开衣领、腰带,头偏向一侧,用软物(如折叠的衬衫)垫在头下,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切勿强行撬嘴塞物,研究显示,强行塞入手指或硬物导致牙齿断裂的风险高达43%。
防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若患者佩戴眼镜需轻轻取下。不要按压肢体,抽搐是大脑异常放电的自我保护机制,强行制止可能造成骨折或肌肉撕裂。
防低温:用衣物覆盖患者身体,避免直接吹风。发作后患者常出现短暂意识模糊,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低温可能诱发二次发作。
第三步:发作后观察,把握就医时机
多数发作会在5分钟内自行停止。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拨打120:
•首次发作或未知病因
•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
•短时间内连续发作2次以上
•发作后意识长时间未恢复
•发作时受伤或怀孕
特别提醒:这些“好心”行为要杜绝
•掐人中:无科学依据,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灌水/灌药:患者意识不清时易引发窒息
•拍摄视频发朋友圈:延误急救黄金时间
生命没有彩排,每一次急救都是与死神的赛跑。记住:冷静观察、科学处置、及时送医,你就是患者最可靠的“守护神”。转发这份指南,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技能,让爱不再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