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市急救中心、省急救志愿者协会的急救人员走进兴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儿童及家长讲解急救知识,传授急救技能。(《太原日报》7月29日)
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既保护自己,又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及以上。各地纷纷行动,比如在公共场所投放AED设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活动,一些学校将急救知识纳入课程体系,甚至有普通市民在车中配备急救用品。这些举措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会急救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应加大对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投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急救培训中来。学校要将急救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急救培训。相关社会组织应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急救培训活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每个人也要主动学习急救知识,积极参加急救培训,将急救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当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勇敢地伸出援手。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