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铁血熔炉:西北炼钢厂工人的抗日壮歌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张悦 2025年05月21日 07:29

  西北炼钢厂开工建设(资料图片)。

  西北炼钢厂,作为今日太钢集团的前身,始建于1934年,至今已有90余载的历史。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北炼钢厂进步工人们就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太原沦陷后,炼钢厂的众多工人毅然加入八路军领导的“工卫旅”,在吕梁山地区辗转艰苦作战;留守太原的工人们则紧密团结在地下党组织周围,积极投身于地下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炉焰星火:太原沦陷前的炼钢厂工人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这一时期,太原各界进步群众积极响应北平“一二·九”运动,尚在建厂阶段的西北炼钢厂进步工人,也于1935年年末自发成立了左翼团体——工人抗日救国会。据进步工人刘斌回忆,他们时常在工人抗日救国会的组织下相聚一堂,共唱《国际歌》,并秘密学习《共产党宣言》及太原地下党组织自办的进步刊物。1937年春,中共太原地下党组织派特派员王其昌来到炼钢厂工作,他与工人们谈心交友,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抗日救亡思想。同年5月,王其昌还组织炼钢厂进步工人参加了在太原文瀛湖畔举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1937年7月至8月间,西北炼钢厂党支部成立,由白俊卿担任支部书记、任学坎担任组织委员、刘斌担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一方面继续向炼钢厂广大工人及职员、工程师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另一方面组织青壮年进步工人参加八路军领导下的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并接受军事训练,将工人抗日运动推向高潮。

  钢魂战歌:炼钢厂工人在“工卫旅”的抗日斗争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前夕,部分西北炼钢厂进步工人随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后改称工卫旅)撤离太原,转战山西文水、交城等地,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据当时参加“工卫旅”的工人回忆,炼钢厂的数十名工人与太原其他工厂的工友们共同组成了八路军领导下的“工卫旅”第六中队,转战吕梁山地区,与日寇进行了数十次苦战,为开辟和巩固晋绥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1938年初的九里湾战斗开始,西北炼钢厂的工人们随“工卫旅”第六中队参与了岩村、东庄、北徐、晋祠、罗城等多次战斗,许多人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1938年2月,原西北炼钢厂工人王福旺、王银山在离石县九里湾与日寇的激烈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的战友回忆说,当时已任职为营政治工作员的王银山英勇机智,打仗在前,撤退在后。他为了掩护战士们撤离,身上多处中弹,最终英勇牺牲,年仅18岁。

  红色钢城:沦陷时期的留守工人抗日运动

  太原沦陷后,原西北炼钢厂遭到了日寇的大肆掠夺,后又更名为日寇控制下的“太原铁厂”,被绑上了日本军国主义“以战养战”的侵略战车。日寇一方面通过垄断生产技术和滥用机器设备进行掠夺性生产,另一方面大肆残酷压榨中国工人,对工人们进行野蛮蹂躏和残酷剥削。

  1940年,中共太原地下党组织逐步恢复,“太原铁厂”亦重建地下组织,进步工人组织的抗日运动随之蓬勃发展。1941年春节期间,因日方拖欠工人工资,地下党组织串联进步工人进行了大罢工,炼铁高炉车间完全停产,炼钢、炼焦等车间工人亦积极参与,最终日伪方面被迫屈服。1945年初,随着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以破坏日寇钢铁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工人反抗运动也随之达到高潮。进步工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把剪断并经过特殊处理的通电电线放入重油池内,随后引起大火,使重油被烧尽,多个生产车间、办公室也被烧毁,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太原铁厂几乎陷入了停工状态。

  西北炼钢厂工人的抗日斗争事迹,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一座精神传承的丰碑。抗战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解放战争期间,炼钢厂地下党组织和进步工人们坚持斗争,把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工厂建成一座红色堡垒。1949年后,炼钢厂工人们投入到恢复工业生产的工作中。后来,西北炼钢厂改组为太原钢铁厂,有着光荣战斗传统的工人们积极投身新中国工业建设,并成功炼制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以铁血铸造的红色熔炉,也是太钢工人百年奋斗的壮丽史诗。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