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汽车频道

中国汽车万里拓新章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2025年05月16日 15:50

  近日,两艘万吨巨轮“比亚迪合肥号”和“开拓者1号”相继抵达巴西港口,共运载超10000辆比亚迪新能源车。截至目前,比亚迪的8艘滚装船,已有4艘投入运营,助力国车出海。

  今年以来,汽车出口保持增长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累计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紧抓发展新机遇,中国汽车正以全球视野布局研发中心、建设工厂,以“技术输出+ 本地化生产”扎根海外市场,开启构建本地化产业链生态的新篇章。

  出口量飞跃式增长

  中国汽车强劲发力海外市场,要从2021年说起。那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量终于打破在100万辆徘徊多年的僵局,一举突破200万辆大关。凭借这一成绩,中国成功超越韩国,在全球汽车出口国排名中跃居第三,仅次于日本与德国。

  接下来,中国汽车出口保持“狂飙”之势。2022年,我国全年整车出口量攀升至311万辆,超越德国,晋升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出口量达到491万辆,首次登上全球汽车出口国榜首。2024年整车出口量达到641万辆,同比增长23%。

  出口量连续多年飞跃式增长,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群体崛起。刚刚结束的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技术首秀场,更是展示出了我国汽车工业在转型升级浪潮下所蕴含的蓬勃活力和拉动市场消费的强大动能。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达70.7%,较上年同期上升7.1个百分点。1至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达68.7%,较上年同期上升8.1个百分点。

  出口量增长也直观反映出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强的竞争力。作为中国汽车出海最早的探路者之一,奇瑞汽车从2001年开启中国轿车批量出口先河,到今年4月,奇瑞的产品已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收获超1650万全球用户。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同样成绩斐然,已顺利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市场销售超41万辆,同比增长72%。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10%。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刘加庆介绍,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已经成为新加坡等地全市场销量冠军,也是巴西、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中汽协组织开展了“驻沪领馆走进上海车展”活动,收获积极反响。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表示,参与活动的嘉宾表现出对中国品牌汽车的浓厚兴趣,更表达了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探寻合作之道的意愿。这充分表明,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严峻多变的环境下,各国各界人士对于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共赢发展方面的诉求和共识。

  新能源汽车成主力军

  中国汽车出口量迎来历史性突破,新能源汽车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国内市场总体增速开始变缓,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出海”和升级的新机遇。“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正在引领着全球向电动化转型,而在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历程中,‘出海’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副总裁徐成新表示,北汽福田是连续14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量第一的企业。未来,北汽福田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化进程,从“贸易+分销”的模式实现属地化运营,实现全面国际化,计划到2030年出口销量达30万辆,其中30%为新能源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车企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使得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力方向集中在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巴西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是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的新能源品牌产品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将持续提升。”崔东树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突破的背后,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模式日益多元化。通过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投资建厂、品牌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中国汽车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发展,加快国际产能布局。长安汽车泰国的罗勇工厂近期正式投产,开启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产业出海”的跨越;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巴西、匈牙利均已布局乘用车生产基地;奇瑞正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海外当地开展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研发、本地化销售等。

  崔东树表示,从整车出口向CKD(全散件形式)出口转变,推进海外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代表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塑造更可信赖的国际品牌形象

  中国汽车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同时,还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重要升级。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张志远透露,目前,红旗海外销量连续四年翻倍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51%,覆盖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全球用户的喜爱。红旗H9、E-HS9在中东、欧洲等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豪华车”代名词,荣获沙特国家汽车奖等国际权威认可。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特别策划——‘国车新航向万里拓新章’出海专题纪录片活动”启动仪式上,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全球化面临地缘政治、政策法规、贸易壁垒、市场竞争、文化差异、本地化运营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汽车走向世界,需要构建更完整和更具韧性的全球化叙事体系,传递更加清晰的品牌价值主张,塑造更可信赖的国际品牌形象,从而完成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及“生态出海”跃迁。

  “国际化是汽车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跻身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中国品牌车企实施国际化战略,根本目的是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应该坚持长期主义而不是短期主义,坚持本地主义而不是投机主义,坚持联动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坚持正和思维、用户思维而不是零和思维、隧道思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开放合作仍是全球推动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支持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深化与当地企业在技术、投资、销售等各领域的合作,提供优质产品、高效服务、先进技术,为服务各国人民便捷高效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