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街谈巷议

“被噪音打扰”时你会怎么办

“软”沟通换来邻里和美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李涛 通讯员 王姝卉 2024年05月10日 09:50

  半夜电视声太大、在家里“咚咚”跑步……这些情况,容易吵到邻居。处理不好,又会引发邻里矛盾。记者在社区采访发现,“被噪音打扰”时,越来越多的居民换位思考,不吵不闹巧妙解决。减小了动静,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相约去跑步

  家住西华苑三期的赵女士最近睡不好,因为楼上新搬来的住户,每天凌晨5时30分、晚上9时会准时在跑步机上锻炼。跑步机的减震效果不好,随着脚步落下,会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楼下听得很清楚。这两个时间段,恰好是家人在睡觉或孩子正写作业,很受影响。

  有几次,家人要去制止,都被赵女士拦住。她觉得,都是邻居,没必要把关系搞僵。思来想去,自己也计划锻炼,干脆叫上新邻居一起到户外,空气好,也不吵。

  “五一”假期,赵女士拎着水果,拜访新邻居陈女士。两人年龄相仿,很聊得来。当即约好,以后一起晨练。从5月2日至5月6日,她们每天早上6时外出跑步,几天下来,彼此感觉都很好,关系也更亲近。

  其间偶然谈起,陈女士这才得知原委,连说抱歉。赵女士笑着说:“多亏这个‘插曲’,咱俩成了朋友,反而是好事。”

  互送见面礼

  67岁的胡大娘住在永乐苑小区,帮女儿照看未满周岁的外孙女。接连几天,外孙女总在夜晚被吵醒,不停啼哭。起因是,楼上的住户回家晚,半夜动静太大。

  楼上租住了一名25岁的小伙子,在饭店工作。每天下班很晚。回到家,已过晚上11时。紧接着,家里的响声不断,小伙子穿着皮鞋,在地板上“啪啪”走动,楼下听得很清楚。做宵夜、搬桌子、听音乐、洗漱……至少折腾1个小时,才能安静下来。

  好几次,楼下熟睡的孩子被惊醒。胡大娘哄半天,才能睡去。老人和女儿商量,怎样委婉提醒邻居“轻一点”,还不伤和气。5月3日,女儿买回来一双软底拖鞋,挂在邻居的家门外,并附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邻居你好,我是楼下住户,很高兴认识你。特送上一双新拖鞋,作为‘见面礼’,请笑纳。”

  当晚,楼上格外安静。次日一早,老人外出,见门口的鞋柜上放着一个袋子,也附带了小纸条。内容是:“礼物收到,非常感谢。此前动静大,实在抱歉。这是我们饭店自制的卤肉,味道不错,请品尝。”此后几天,楼上再也没发出太大的声音,外孙女睡得很安稳。

  送蓝牙耳机

  家住恒大滨河左岸小区的赵大爷是一名独居老人。老人喜欢看电视,可年过八旬,听力大不如从前,总把电视音量调得很大。白天不要紧,到了晚上,左邻右舍都跟着一起“听电视”。碍于面子,谁也没有当面说起,而是找到滨体社区网格员张婕,希望想办法提醒老人。

  网格员坐公交车回家,见不少乘客戴着耳机,拿手机听音乐或看视频,互不影响。她马上有了主意。5月5日,网格员带着家里的蓝牙耳机,来到赵大爷家。老人正在看电视,音量果然不小。两人聊着家常,网格员随口说:“大爷,您这电视声儿可够大,我在楼道就听到了。”老人无奈地说:“耳朵不好使,我也挺发愁,怕吵到别人。”

  网格员仔细看了一下电视机,是去年子女刚买的,有蓝牙匹配功能。她掏出蓝牙耳机,对老人说,戴上这个,听得更清楚,也不会吵到邻居们。老人欣然同意,当即让网格员帮忙连接蓝牙。老人试了一下,很好用,竖起大拇指夸赞:“小张,你这个办法好。”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同住一栋楼,难免在不经意间,打扰到彼此。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起来并不难。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建议:一味去指责、埋怨,反而越闹越僵。应该本着相互理解、体谅的原则,多用“巧劲”,尽量减少摩擦,这才是邻里间正确的“静音”之道,效果更好。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