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新闻纵横

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走在前列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张盛华 2021年11月10日 10:0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由之路。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省委书记林武提出的“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走在前列”要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带头落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而不懈努力。

  在全域治山上取得新成效。要切实巩固拓展东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严格落实林长制,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森林结构和森林景观。要进一步加强山体破坏面生态修复,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深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分类分级实施山体破坏面生态修复,建立起多目标、强功能、高效益的生态修复治理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健康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强化土壤环境保护,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风险管控,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依法开展土壤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和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要把全域治山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农业林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东西山绿色生态资源,适度布局发展生态康养、文旅休闲等产业,通过持续努力,构筑起百万亩森林围城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系统治水上展现新作为。要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重要指示,深入贯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系统治水上展现太原的新作为、新担当。扎实做好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汾河两岸生态保护等工作,高标准推进汾河中游百公里示范区太原段建设工程,真正把汾河打造成为岸绿水清、点线辉映、人水相亲的城市生态带、品质带、文化带、形象带,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美景。持续开展晋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九河治理”等专项行动成果,实施“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实现水生态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切实提高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增加地表水供给能力,加强对兰村泉域、晋祠泉域的保护,真正实现晋祠、兰村泉水的复流。要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和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实施常态化监管制度,切实巩固水污染治理的成效。通过实施高质量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真正形成“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河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

  在强力治气上实现新突破。要聚焦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全流程的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大气环境,守护蓝天白云。要将大气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保持“治污、控煤、管车、降尘”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快推进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巩固拓展“禁煤区”成果,推动运输结构绿色更替。加大科技治气力度,推进全市环境数据分析中心建设,打造环境监控智能化一体化平台,强化绿色创新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提高排污监测和治理成效,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以科技力量实现“智慧治气”。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落实“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统一预警、协同减排,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强化预测预报能力,增强采暖期重污染行业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控错峰生产调控能力,实行差别化精准管理。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完善大气污染统一监管系统,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执法能力和水平。通过扎实举措,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好蓝天底色,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福祉。

  在“双碳”目标上作出新贡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资源型城市,太原在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要坚持科学推进。积极落实国家、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充分结合太原实际,高标准制定具体行动举措,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科学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节点和工作节奏,坚决避免不切实际的“运动式减碳”。要坚持系统推进。处理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节能降碳的关系,处理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关系,等等,培育一批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具有先进低碳管理水平的低碳服务企业,以市场化机制和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让排放成本越来越高、减碳收益越来越大。要坚持重点推进。建立严格的碳排放强度与总量“双控”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广应用先进智慧与清洁能源技术,推进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培育和引进节能降碳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科学路径。

  (作者单位:太原市委党校)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