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一杯热奶茶成为许多人的最爱。一些奶茶店外更是在高峰期排起了长队。但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尽管自己每次点的都是无糖或者少糖的奶茶,体重还是暴涨,皮肤也因此变得很差;心脏不太好的人在一杯奶茶下肚后不久,便会感觉心跳加速、身体不适。
为什么会这样呢?奶茶和奶一字之差,但对人体的影响却天壤之别。
奶茶是否真有奶
虽然奶茶和牛奶只有一个字不同,但有些奶茶中的奶却并非是牛奶,而是用植脂末或者奶精代替的。
研究表明,奶茶里的蛋白质含量偏低,而反式脂肪酸含量偏高。
对此,专家认为,因为蛋白质和反式脂肪酸的指标失衡,说明商家可能并没有用“真材实料”,牛奶的原料上很可能用了奶精之类的产品代替。
“无糖”是否真无糖
据检测发现,所有号称“无糖”的奶茶均含有糖分,甚至比某些正常甜度样品的含糖量都高。
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27件500毫升正常甜度的奶茶样品中,含糖量为11克~62克/杯,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其中最高的奶茶含糖量相当于14块方糖。
而在所谓的“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中,其中20件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克/100毫升最低也有1.2克/100毫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建议: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男性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超过150卡路里(约9茶匙或36克)。对于女性来说,这个数字更低:每天6茶匙(25克或100卡路里)。
摄入过多的糖分对身体伤害非常大。
一项长达15年的研究显示,高糖饮食与心脏病的高风险之间存在关联。那些摄入的卡路里中有17%至21%来自添加糖的人,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其他人患病几率高四成。
反式脂肪酸含量超标
人工反式脂肪(或反式脂肪酸)是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在液态植物油中加入氢气,使其更加固体化。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的主要饮食来源是“部分氢化油”。
反式脂肪酸在蛋糕、饼干、速冻披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而在对奶茶样品的检测后发现,一杯奶茶所含的反式脂肪量就超过人体三天的可摄入量了。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糖对人体的危害。
反式脂肪会提高你的坏胆固醇水平,降低你的好胆固醇水平。而食用反式脂肪不仅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咖啡因含量超标
你们有没有晚上喝完奶茶睡不着的情况?那是因为奶茶普遍含有大量咖啡因,且含量超标数倍。
在一项检测中,专家对51件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更是达到了828mg/L。研究表明,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对比来看,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高到可怕,一杯奶茶相当于4杯咖啡、8罐红牛。
专家指出,咖啡因一般在咖啡、浓茶等饮料中存在,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不要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摄入咖啡因,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而过量摄入咖啡因的危害还不仅如此。
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脂肪组织中释放游离脂肪酸,并影响肾脏,增加排尿,导致脱水。
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奶茶店并没有对奶茶中含有咖啡因有任何提醒。
看完这些研究数据后,你手里的奶茶还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