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丘之貉”是贬义词,这种“名声”不太好的貉子到底长啥样?3月31日,一只野生貉“闯”上迎泽大桥,幸好被热心群众及庙前派出所民警及时救助。
当晚,市民张先生步行途经迎泽大桥注意到,不远处有一条“小狗”在路边徘徊,似乎想穿过车流,却被屡次吓得退回路边。他走近一看,“小狗”嘴巴尖尖,尾巴毛茸茸的,更像一条狐狸。担心“不速之客”发生意外,他立即报警求助。
庙前派出所民警闻讯带着捕犬装备赶到,小心翼翼地将“狐狸”引入铁笼,并通知了林业部门。回到派出所,民警仔细观察,发现这只小动物既不像狗,也不太像狐狸,通体棕色毛发,全长不过50厘米,眼睛圆溜溜的,看上去较为温顺。随后,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工作人员赶来,经辨认确定这个小家伙是一只野生貉,也就是成语一丘之貉的“貉”,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经介绍,貉是犬科古老物种,体肥短粗壮,小于犬、狐,明显标志是脸部有一块黑色的“海盗似面罩”,常栖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丛,有时居于草堆里。目前,这只野生貉已被送至野生动物救护站。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