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父母到市场买菜要提篮子,回家冲一冲晾一晾再用;成家后,上班前赶早市采购要拎袋子,用完抖一抖叠一叠备好。现如今,无论生鲜超市还是集贸市场,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一次性塑料袋随手可取,一次好几个、几天一大堆成为家家户户弃之不及的垃圾,还是数百年不能降解的那种。
前不久,探险者在马里亚纳海沟潜水至10927米处发现塑料垃圾。这些不可降解的东西污染土壤、海洋、大气、视觉,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焚烧处理破坏环境,填埋消纳损害资源,正在肆虐地侵蚀着我们的家园……从2008年“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到2021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省城太原“限塑”升级“禁塑”已经按下快进键。
实施更严“禁塑令”,靠执法监管、行业自律,靠技术创新、消费引导,最终还得靠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文明消费习惯的重塑。我们必须适应“没有塑料袋”的环境,回归耐用型、可循环、易回收、能降解的包装形式,决不能因一己之便、图一时之快,置保护环境的责任、子孙后代的生存于不顾,再干那种往自家井里倒脏水的蠢事。菜篮、布袋、网兜、纸盒、无纺布包、小拖车还有随身的双肩、斜挎、手提包……广大市民的选择其实很多,关键在于人人拒塑的坚定、环保的决心、点滴的自觉、坚持的韧性。当藤条、柳枝、竹皮等编织精美的菜篮子回归百姓生活,当织锦、刺绣、蜡染等设计新潮的布袋子风靡并州街头,必将为太原文明创建平添一道风景、再多一份自豪。 重提菜篮子、再拎布袋子,既是返璞归真的记忆,也是现代文明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