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骄阳似火。8月9日一大早,市民贾敏一家三口背上包,赶到呼延村停车场,准备乘Y4路公交车前往汾河二库。贾敏查询到9:00是第一班车发车时间,8:30就赶到了始发站。谁知到了停车场才发现,站牌下排起了长龙。一打听,排第一位的大爷早上7点就来排队了,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自去年开通Y1、 Y2路公交线路后,今年上半年,我市又一口气开通3条公交线路,发展迅猛。不少市民对旅游公交的“横空出世”充满了兴趣,旅游公交是怎么诞生的?车辆有什么亮点?乘客应该注意什么?带着种种好奇与疑问,8月5日记者采访了太原公交公司运调处处长刘辉。
路修好了,才能通公交
旅游公交不算新鲜事物,省城太原为什么直到去年才出现?“主要是因为过去不具备通车条件。”刘辉解释。
我市的景区以山脉为主,大部分都集中在东西山上。尤其是西山,几十公里的峰脊宛如一架巨长的名山屏风。从上兰村汾河出水口向南排开去有冽石山、石室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象山等,可谓山山清秀,峰峰有名。在西山脉开通公交车线路是旅游公交的首选。但过去通往这些景点的路况不是很好,私家车上去都费劲,更别提公交车了。去年6月西山旅游公路的建成,是旅游公交开通的基础。
用纯电动,环保动力足
路修好了,运营车辆怎么选?旅游公交途经不少山路,这对车辆的要求比较高,必须选择动力大的。按照多数人的认知,烧油、烧气的动力比较大,汽油发动机的车应该是首选。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在开通去天龙山的Y1路公交车线路前,曾经驾驶着燃气、汽油公交车辆空车试行爬山,发现因为动力不足,到半山腰就上不去了。可换成纯电动公交车,爬上去就很轻松。”刘辉说。
除了动力足,纯电动车还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叫做“制动能量回收”,即当电动车辆减速、制动时,电机无用的、不需要的惯性转动产生的动能会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并进一步转化为驱动。“我们试过,开普通汽车上天龙山,下了山刹车皮烫得很厉害;驾驶电动车,下山后刹车皮摸着是温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纯电动车环保,不会对景区环境造成污染。
一人一座,安全又舒适
确定电动车之后,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长度也有讲究。旅游公交多为8.5米短款,还有一部分是10至12米的纯电动车辆。
“不同的旅游公交线路开通前都经过多次测试,在山路上开,车身短,拐弯容易,8米5刚合适。山路多的线路全是短款车,没山路的就是普通款车。”刘辉解释道,除了车身长度,车身重量也有限制,车载不能太多,乘客多了重量大,盘山路上,重量大会增加司机的驾驶难度。
为了安全,乘客不能站着,必须坐在座位上,并系上安全带。8米5的车辆共有21个座位,每个座位都是软座且配有安全带。“所以,8米5的旅游公交最多允许载21名乘客,一人一座,而且行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希望每位乘客都能遵守乘车规则。”截至8月,我市开通了Y1至Y5共计5条旅游公交专线。尤其是去汾河二库的Y4和去太山的Y5,一经推出,备受青睐,这两条线路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如今的旅游公交线路多集中在西山景区,未来我市还将依托东山旅游公路,开通新的旅游公交线路。
采访手记
进入旅游旺季,太原任何一个景区,停车都非常困难。路边停车,既不安全,又阻碍交通,还吃罚单,“成本”也未免太高了。旅游公交车的开通运营,解决了景区停车难和市民前往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市民是旅游公交车的直接受益者。但因为线路的特殊性,乘坐旅游公交车的规则与市区公交不尽相同。有些乘客乘坐时,颇有些不明白,觉得“矫情”。驾驶员也无法让每位乘客悉数了解规则原委。在这里呼吁,线路不同,规则有异,而每位乘客都应该遵守规则。这是为全车乘客负责,同时也是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