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特别关注

做文明人 不随地吐痰

“一吐为快”惹人不快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张晓丽 2020年07月27日 07:39

  随地吐痰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2020年6月1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正式施行,规定实施后,随地吐痰就不再只是个人的不文明行为,而是属于违法行为,违法者将面临最高500元的罚款。法规实施后,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行为有所改善,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口无遮拦”成文明污点

  走在大街上或是小区里,文明标语抬头随处可见,但低头会发现,文明污点也不少。

  7月24日,记者行走在桃园路上,10分钟内,就发现两位市民随意吐痰。一位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只听咳嗽一声,“呸……”一口痰飞到地上。在桃园路府西街口公交车站,一位吸烟的爸爸带着六七岁的孩子正在等公交车,忽然这位爸爸咳嗽了起来,接着,使劲朝旁边垃圾桶的方向吐了一口痰,一旁的孩子立即说道:“爸爸,我们老师说不能随地吐痰,不文明。”爸爸回应:“没事,就这一次。”

  7月25日傍晚,刚下过小雨,一阵冷风吹过,一名中年男子正好从胜利桥东美特好超市出来,迎风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接着就听到很大声地把痰吸上来,“呸”一声随口吐在地上,然后匆匆推着购物车走开。走在他旁边的市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地上的痰,快速绕了过去。随后走出来的顾客,都没有注意地面,有些人便一脚踩在了痰上。

  5分钟后,有辆车正准备离开超市停车场,里面一名男性司机摇下车窗,伸出头吐了口痰,又把车窗摇了上去。路过的一位年轻女士差点被吐在身上,她朝车主投出了鄙夷的目光。

  -随地吐痰害处多

  众所周知,随地吐痰陋习由来已久,既不卫生也不文明,看似小事,实属大事,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却又屡禁不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危害,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魏东光说:“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痰不会太多,如果一个人经常吐痰,就说明他的鼻、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这种痰被吐出来后就有可能传播疾病。”

  医学研究表明,常人一口痰,至少含有5000万个细菌,病人一口痰中细菌数量更多达2亿个以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在空气中最多可以存活3个小时,但在痰液中则可存活39天。此外,痰液还可以传播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扁桃体炎、流感等疾病。

  -改掉陋习向文明看齐

  随地吐痰陋习属于道德范畴,要靠个人的自觉自律,但道德养成和践行也离不开法的约束。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王岳红认为:“禁止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的行为,需要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同监督、共分享的格局,从而才能达到德法相彰、德法并治的效果,提升我们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进步水平。”

  她说,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的治理,涉及场所多、范围大、监管难,单靠政府和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的力量,难以真正奏效。因此,必须发动社会力量,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可以与居委会、村委会、公共场所经营者或者管理单位签订共建、共治协议,共同治理随地吐痰行为,突出社会责任的发挥优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以明确治理责任和责任区。同时,还要推动群众广泛参与,采取设立公益宣传监督岗位等措施。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改掉陋习,随身携带纸巾,吐痰时可吐在纸巾里并包裹好,然后再丢进垃圾桶。城市文明靠大家,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自觉养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提高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链接

  今年6月1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正式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规定》明确指出,禁止随地吐痰的公共场所是指本省的景区景点和城市规划区内人员相对集中的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影剧院等文体活动场所;各类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工作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办公、生产场所;书店、超市、商场、商店、农贸市场、酒店、饭馆、宾馆等经营场所;歌舞厅、咖啡厅、酒吧、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道路、机场、车站、码头、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广场、公园和居民小区、零散住宅群、城中村的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电梯轿厢等公共密闭空间;其他公共活动场所。

  法规中明确,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要面临最高500元的罚款。

  短评

  改陋习 讲文明 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既不文明,也不卫生,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不顾他人感受,我行我素,“一吐为快”,等同于把文明丢到了角落。在他人看来,随地吐痰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从医学角度来看,随地吐痰会成为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途径。正值我市上下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的行为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破坏了全市人民共同打造的美好环境。为了每个人的健康,为了呵护城市文明美丽,出门时,请随身携带纸巾或环保清洁袋,让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社会追崇的风尚。

(责编: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