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位于太榆路的太原绯云汽车贸易公司的汽车专卖店内,老板崔博连连感叹:做这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想过不用抵押、只靠信用就能从银行贷这么大一笔钱回来!
崔博从事汽车经营销售已有16年,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销量大幅下滑,资金链快要断了,专卖店面临随时关门停业。山穷水尽时,让崔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登门,向他推介了最新的“税务贷”产品,让企业绝处逢生。
“目前工商银行大力推广的这款快贷业务,低门槛、纯信用、无抵押。”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分行副行长赵振国说,以前银行和企业沟通,除了要看其征信记录外,还需要有效的资产作抵押,或者是核心企业提供担保等措施,银行才能放心地放贷。现在市政府推出“三大平台”,银行和企业都放心了。
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地方企业征信系统、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三大基础平台为架构的金融服务体系,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形成金融画像,为企业融资提供征信服务,让银行和企业都放心,正是我市在金融服务上着力解决的“堵点”和“痛点”。
市金融办副主任李丽介绍,为了创优“获得信贷”营商环境,我市出台《太原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便利化改革行动计划》,大力提升信用信息深度指数,扩大征信机构覆盖面。不仅要改变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局面,还要强力推动各个金融机构解决审批慢、手续繁杂等问题。
“我只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和经营流水,4天就拿到了贷款。”在我市经营一家美发公司的小微企业主刘丽红刚刚办理了一笔贷款,她高兴地说,完全没有想到手续这么简单,速度这么快。中国银行山西分行普惠事业部专业审批人郎曼介绍,原来他们报一户授信项目大概需要26项资料,简化后只需14项,而且并行运行,以前一个授信客户从客户经理接触企业到审批完成需要半个月,现在基本就是三四天时间。
据了解,为使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快捷,我市抓紧线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金融综合服务大厅建设,搭建24小时“不落幕”融资对接会,集聚银行、证券、保险及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资源,开设不动产抵押登记及车辆抵押登记窗口,接入税务自助查询系统和人行征信自助查询系统,引入公证、律所等中介服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闭环式、一站式融资服务,破解“首贷”“续贷”难题。各个银行也随之制定举措,跟进服务。
“搭起架子,铺开摊子,探索路子,做出样子”。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稳住就业基本盘,是我市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各项措施的强力推动下,各大金融机构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优化营商环境、信贷便利化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