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武家庄社区居民小张带着儿女来到晋阳湖公园沙滩浴场游玩,两个孩子撒开脚丫子欢跑着。"环境好,治安也好……"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共蓝天一色的美景,小张感慨地说,并向正在巡逻的金胜派出所民警点头致意,感谢他们提醒自己看好孩子。 辖区金胜派出所多措并举,将"以晋阳湖为中心,辐射周围46.9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成了美丽、安全、宜居的太原新地标。在基层社会治理采风行活动中,记者探访了这个派出所从"农村"到"城市"的完美转身。
“蓄水池”变“会客厅”
“以前,附近旧屋区杂乱无章、参差不齐,环境卫生‘脏乱差’,还有不少安全隐患。”在晋阳湖西岸住了几十年的老赵说,晋阳湖曾是一电厂蓄水池,村民在湖里游泳屡禁不止,溺水事故时有发生。
当时,管辖着周边15个村的金胜派出所,在强化宣传、巡逻的同时,组织各村治保力量巡查,但无法杜绝事故。
几年前,我市高规格谋划了建设晋阳湖新区的战略布局,晋阳湖有了新定位——城市会客厅。2019年7月,经过数年建设,湖面面积5.65平方公里的晋阳湖公园开门迎客,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打卡”首选地,平时每日人流量万人以上,周末突破5万人。 期间,晋阳湖周边的武家庄、董茹等十几个村(社区)陆续完成改造。与之相应,金胜派出所也由典型的“农村派出所”转型为“城市派出所”,辖区变成13个社区、7个村,建成小区20个,常住人口3.5万、流动人口约1万,未来3年至少还有16个小区建成入住。
改变“闯杆”旧思维
“一开始,大家行事还是旧思维。”派出所所长刘韧说,旧思维引发过不少矛盾纠纷。为此,全所民警积极“练内功”,在转变执法、服务理念、增强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化居民思想观念。
旧思维中,最典型的是“闯杆”。“之前大多是独门独户,进出自由,而现在住进楼房,车辆进出就会有升降杆限制。”很多人认为,“回自己家,为什么要交钱”,于是经常与小区保安、物业发生口角。
遇到这类事情,民警先现场调解,如果拒不配合、构成扰乱公共秩序,一律依法严处。慢慢地,居民也就都清楚强行“闯杆”不对,甚至是违法的。
当地,居民还有“祭车”习俗,就是买了新车要放炮。2018年底,在前期大力宣传“禁炮”基础上,金胜派出所开始严查“放炮祭车”,在小年夜这天就查处了多起燃放鞭炮“祭车”行为,对当事人全部治安处罚。 自那以后,这类事情再未发生。
人防技防保平安
建成小区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商场市场不断增加,辖区的治安形势日趋复杂。
对此,金胜派出所建成了合成研判作战指挥室,通过科学精准管理和资源共享,高标准打造视频巡逻系统,提升整体打防管控效能。
今年1月,一家游泳馆内发生手机被盗案件。合成作战室立即投入“战斗”,很快追查到嫌疑人活动轨迹,民警迅速出击将其抓获,追回被盗手机,并带破10余起盗窃案。
该所还深挖“平安+”潜力,结合科技力量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在各社区、村委会成立20支义务巡防队伍;在晋阳湖公园成立以1000多名保安为主、群众为辅的两支“红袖标”队伍;景区内安装监控探头500余个、一键报警柱60个,既方便群众报警,又有利于精确定位。 该所还联系厂家研发了隐患排查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隐患,即可实现远程预警、断电,及时消除消防隐患和治安问题。
服务居民零距离
在城中村改造中,金胜派出所十几个警务室也拆除了,辖区居民尤其是晋阳湖西岸、北岸居民,办事多有不便。2019年底,在晋阳湖公园西北侧的武家庄社区,被称为微型派出所的“西岸综合警务服务站”揭牌。这里,业务大厅、调解室等一应俱全,由4名社区民警值班,提供居住证、犬证办理和户籍预约、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警务站到晋阳湖公园只需3分钟,对景区治安管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前不久,一名男童在景区游玩时与父母走散。警务站民警迅速赶到,很快就帮忙找见了孩子。还有一次,一名女孩网上留言,说在晋阳湖公园轻生。接到求助,民警快速出动,及时找到已吞食大量药片的女孩,并在救护车赶到前将其送至医院。
“在向城市转型过程中,旧矛盾尚有遗留,新矛盾又不断出现。”刘韧介绍,该所推行了“化解+”警务,设置网格长和网格员,强化网格化管理,将服务和管理送上门。同时,成立“枫情金胜”联调联动工作站,由社区民警与包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等,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将矛盾纠纷消化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确保了“矛盾不上交”。
“以前主要是邻里纠纷,靠唠嗑、走村入户、与村民打成一片的农村警务模式,就能很好解决。”刘韧说,现在既不能丢了好传统,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向社区化、城市化警务模式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陆续入住的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