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厨房可以放两个垃圾桶,一‘干’一‘湿’就容易分了。”杏花岭区绿苑社区老党员王淑媛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垃圾分类督导员。6月18日一早,她就早早上岗,一边指导邻居正确投放垃圾,一边给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的小窍门。据王阿姨介绍,这份工作,她已经上岗18天了。

自6月1日,《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垃圾分类从“选择题”升级为“必答题”。为使居民科学分类投放,杏花岭区将垃圾投放点设置在居民们最容易投放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地方,并配套上线“垃圾分类督导员”。垃圾投放的高峰期,他们值守在单元楼下的垃圾投放点,引导居民将垃圾投放到位,同时物业提高了垃圾收集频次,分类点没有异味,很受居民欢迎。
“单元门前的敞开式垃圾桶没了,不用再躲着走,环境好了,心情也愉悦了。”新开南巷359号是开放型小区,周边餐饮店铺多,随意倾倒的厨余垃圾使得进出小区的通道蚊虫滋生、臭味难当。

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之初,新开巷社区楼栋党员和业委会自觉组建起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垃圾规整了,小区环境大变样,居民也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
家庭中,孩子课堂中学到具体垃圾分类知识,回到家跟父母交流,并监督家庭成员正确投放垃圾,以“小手拉大手”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补充到队伍中。还有的社区引入网格长、楼院长等力量,形成“编外”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

“居民们都很配合,大部分人都能够按类投放。”杏花岭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晓勇介绍,自今年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各社区从招募志愿者、培训督导员以及举办线下垃圾分类趣味亲子游戏等多方面着手,推动社区居民积极投入垃圾分类行动中去。
据了解,杏花岭区通过入户宣讲、设点宣传、上门收集、发放便民设施等多种形式,配套垃圾分类设备、督导人员、指导员,选定府东公寓、金刚里、锦绣苑3个区级示范小区全域推进,以点带面,连片推进。目前,配备分类桶共5751个,分类亭39套、铁皮分类箱430个、垃圾分类房9个、生活垃圾分类指示牌共投放80个,覆盖居民7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