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闻网讯 12月24日下午,“高质量发展看阳泉”2019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平定鼎裕紫砂、平定砂器博物馆和刻花瓷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平定非遗文化的魅力。


平定制陶制瓷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即产白瓷,全国宋窑130个县,平定即在其中,属古定窑系,旧有“西窑”之称,在清代为山西产瓷大县之一,成为山西四大“土贡”窑之一。20世纪6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山西民歌《夸土产》“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平定的砂锅亮晶晶……”唱响大江南北,使得平定砂器名扬全中国。


“平定砂器最大的特点是轻且光滑,保温性和传热性较好,只要在使用时不要干锅烧,一般不会开裂。”平定砂器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张淑焱向记者介绍说,“砂器可以用来存放各类物品,比如用作茶叶罐,密封效果非常好。”


在目前国内唯一以砂器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平定砂器博物馆内,记者看到,馆里陈列着从春秋时期至近现代平定古窑址系列砂器器皿等,按照时间顺序将每个年代的砂器逐一展示,让人们清晰地了解平定砂器的前世今生。平定砂器博物馆的建设旨在挖掘平定砂器历史,弘扬古州砂器文化,助力砂器制作技艺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刻花瓷之乡”,平定刻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艺术珍品,是具有中国古代定窑系典型风格的传统民间特色陶瓷艺术,具有千年历史。平定黑釉刻花陶瓷采用当地高岭粘土经陈腐、除铁、配料等14道工序制成坯胎,在坯胎未干前以刀代笔刻花,高温烧制而成,具有装饰技巧美、形象简洁美、造型古朴美于一身的特点。压光黑陶、夹砂陶、印文陶、铅釉陶……在平定刻花瓷非遗博物馆内,陈列标本、器物1000余件,融合了从商朝起至今的各种陶瓷技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