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教育频道

市科协推动“科普中国校园e站服务示范项目”资源落地

不断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服务水平

2019年11月05日 11:07

  太原市科协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2017年以来,注重用好“科普中国校园e站服务示范项目”,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新平台,不断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

  科普e站是中国科协利用信息化手段塑造的一项全新科普品牌。“科普中国校园e站”资源服务示范项目是2017年在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下,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推动的一项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基于“科普中国”云平台,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通过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能够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太原市2017年被确定为是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

  一、广泛发动,搭建平台,推动科普中国校园e站建立

  太原市科协非常重视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建立,党组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听取汇报,并安排太原市青少年科普中心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支持,三年共拨付6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建设工作。太原市青少年科普中心发挥工作优势,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高校营等活动,大力宣传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知识,使学校对科普中国校园e站有所了解,积极参与到校园e站的建设中。为使学校操作校园科普e站简单易学,专门编撰了《科普中国学校e站使用手册》,为校园科普e站在我市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支撑。2017年我市组建了校园科普e站31个,2018年28个,2019年19个,累计已有近10万师生从中受益。

  二、加强培训,提升能力,使科普中国校园e站更好服务于青少年科技教育

  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建设和使用,从而将科普中国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从2017年开始,市科协共组织全市校园e站骨干教师培训三期,来自全市校园e站的骨干科技教师和科技教师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安排了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专门设计了示范项目服务课程的体验,为示范校提供创客等课程服务。提高了科技教师更好利用在线资源开展工作学习的水平,促进了学校创造性地利用在线资源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水平。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高科普中国校园e站优质资源的利用水平

  教育系统和科协是规划科技创新教育、组织科技工作者培训、主办科技教育创新活动和比赛的主要机构。2017年以来,太原市科协注重与教育部门的联动,整合教育部门“三通两平台”和科协系统“科普中国”平台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推进实施互联网+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促进了科普中国提供的精彩资源充分应用到我市学校的校园e站建设中和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提高了学校利用信息化的水平,同时为本地的校园e站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改变传统科技教育的形式,为学校科普教育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有力的工具

  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科普中国”资源落地校园、服务于科普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新阵地,是科普信息化工作在校园的“显示器”,是科技辅导员和学生需求的“传感器”,是校内、校外科技教育的“连接器”,同时也是广大青少年科学成长和科学梦想实现的“孵化器”。

  我市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建立丰富了我市教师科学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科普活动。校园e站里面有很多完整、新奇的科普课程资源包可供老师进行选择并免费下载,不仅方便了教师授课,也让更多的老师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科普e站里有视频、有文化、有直播等内容,学校根据校园e站相关内容,通过e站平台组织学习学习机器人组装、3D打印、电子互动纸艺术等知识,学生们感到既好玩又能学到知识,有很大的吸引力。

  下一步,市科协将及时响应服务需求,提升研发水平,不断优化升级平台功能,深化平台资源建设工作,扩大校园e站在教学上的覆盖面,把优质的资源接入到每一间教室当中,更好地为我市开展校园科普教育服务,推动科普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责编: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