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闻网讯 在我的文件夹里,有四篇报道文章,从这些报道中,我得知李玲义获得了许多荣誉:太原市时代新人,脱贫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少代会国旗传递者,省建党初心主题演讲比赛铜奖获得者,京东·山西扶贫馆消费扶贫公益形象大使代言人,二青会娄烦站第一棒火炬手等。
如今,看着我面前照片和视频中这位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的、从县委书记手中接过第一棒火炬庄严地奔跑的双井村第一书记李玲义,却总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那个衣衫不整,瘦弱无依,不愿回家,早早就下乡插队的小男孩。相似的境遇让我对他多了几分关念。幸运的是,他结婚后,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从此,我就很少见到他了。
将近四十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友米玲跟我提起了玲义,我们都迫不及待的通过电话取得了联系,他还应邀参加了我们九九文学社的研讨会。将近半个世纪了,我过了花甲之年,再看他,也已有了细小的皱纹和零星霜发,但儿时那种诙谐乐观的表情还隐约留存。相互感叹唏嘘之后,我开始留意关于他的消息。这个当年几乎无家可归的小男孩如今可是出息了,参加工作后,从工厂调到工商局,多年从事经济检查工作,后到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每一个岗位,李玲义都认真敬业地工作。2016年,受上级委派,他来到娄烦县双井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个全新的职位,让曾经当过知青的玲义如虎添翼,做出了耀眼的事业,我想起一句话:老骥伏枥,本就志在千里。
从到双井村的第一天起,他就背着铺盖,带着灶具和粮食,住到村里,开始了摸底调查、填表造册,并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明确职责任务,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短短三年,玲义能做些什么呢?
他多方协调,把村里的变压器由50千瓦扩容至200千瓦,彻底解决了影响生产生活的用电难问题。
他搭建电商平台,为土豆销售拓宽渠道。
他帮助村里的麻油加工厂完成改造升级,加工麻油及小杂粮总产量是以前的5倍,“双井麻油”成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他为村里25户重大疾病患者家庭申请了救助,还积极协调爱心企业为村里的贫困户捐赠了50套棉被和日用品,并对村里的残疾人进行了慰问。 。
他带着扶贫队员到山西省农科院购置了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共计8327元的优质蔬菜种苗,分发给村民,进行庭院式试种植,并请来农艺师进行现场教学。改变了村民单靠吃土豆咸菜缺乏营养的饮食结构。
......
既做眼前事,又想长远事,既办大事,又做小事,玲义把乡亲们当成了亲人、家里人,为他们解决着一件又一件困扰的难题。默默做着一件又一件好事,帮助他遇到的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他曾在运城雪夜救人,在太钢晾水池救落水儿童,在到离石的路上拾金不昧,大雪纷飞的夜晚寻找不归的放羊人......
最感人的是他为一位与家失联多年妇女千里寻亲的故事。
在开展贫困家庭精准识别过程中,细心的玲义发现一名名叫田小春的妇女,竟然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影响到她无法领取各种贫困补助。经了解,田小春是云南人,1998年跟随老乡一起来太原古交市的建筑工地打工时,与娄烦县双井村村民郭亮海相识相恋,并于当年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由于当时没有身份证明未能领取结婚证,田小春在双井村一直是“无户生存”,她和家人失去联系多年,想回家探亲也因没有身份证不能乘车、住宿。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玲义第一时间向太原市工商局领导汇报,并电话联系云南警方。在单位和警方的帮助下,玲义两次远赴云南,排除种种困难,查阅大量原始档案,补办了各种手续,终于在20年后,让这个离家多年的女儿找回了娘家,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去年7月,组织部门考虑到李玲义年事已高,准备对他的工作进行调整。闻听此讯,乡亲们立即将一纸请愿书递到庙湾乡政府。当时在村里的120户人家齐刷刷地在请愿书上签名,并摁上红指印。
在乡亲们的恳求下,李玲义留了下来,虽然不再担任第一书记,但他在村里的身份仍然是“扶贫人”。见到他匆匆走过的身影,村里人总是远远的就喊他“李书记”这个李书记,桂冠特别,是“土豆书记”“玉米书记”“麻油书记”“化缘书记”。仅从这些桂冠中,就可以知道他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了。正如一位双井村的老党员所言:李书记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可以拿到阳光下晾晒。
看着这一篇篇的报道,我在思考,在回忆,一个孤儿,何以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辉煌呢?除了他自己善良的本性外,还有什么呢?
李玲义父母早亡,跟着哥嫂过日子。他家在我工作的药店后面的院子里,他经常在药店玩,这个过早失去爹娘的孩子,不管是苦还是难,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有一点无奈和苦中作乐的味道。每每看到他,我就会想起自己的弟弟,比他还小一点,正在继母的阴云下挣扎,心里不由得心痛。
玲义告诉我,17岁时他就到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王家山村插队落户。他动情地说:“插队下乡时,我连个洗脸盆都没有。过春节,我没有回家,乡亲们给我送来60碗肉菜,那个小山村当时只有50多户人家。这些肉菜是乡亲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呀!那顿年夜饭,我是含着眼泪一口口吃下去的。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乡亲们的淳朴情感,我的内心深处始终珍藏着对黄土地的眷恋。扶贫路上,这种情感、这份眷恋支撑着我,督促着我。我把对王家山村乡亲们的感激之情带到了双井村,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能做到的马上干,暂时有困难的尽量干,以此来报答王家山村乡亲们给予我的恩情,回报党组织和双井村乡亲们对我的信任。”
多么有心的玲义!
回城后,玲义有了一个妈妈,一个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最关心他的妈妈。这个妈妈就是药店的老经理刘改凤。这个老党员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在他成长的路上,给了他无私的指引和帮助,让他前行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生动,走得高远。
应该说,玲义,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让他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影响着他的人生之路,让他善良的本性得到甘露的滋润而更朴实,更纯洁,更提升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如今,立足云顶山的玲义在想什么呢?听听他的心声吧:
我不但看到了我们娄烦脱贫攻坚、摘帽的这一天,并且我看到了我们大美娄烦在美丽的乡村的前景。我很欣慰,我也很自豪,我想说,我的祖国,厉害了!强大了!传递火炬传递的是什么?我是这样认为的: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希望,一种正能量。作为火炬手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些什么,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我不会退志,我要同时间赛跑,做出我无私的努力,干净、担当、多做好事和善事,奉献给我们的乡亲们,奉献给我们的扶贫事业,做最好的时代新人。
玲义要把他的善良,他的感恩,回报给这个美好的时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退休后的玲义,我期待你的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