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位于晋源区307国道旁、南张村北的太原传化公路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排排整齐停放的货车集结于此,整装待发;满载货物的车辆不断驶入,等待卸货;在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大楼内,智能物流平台正高速、精准匹配车辆、货物等相关信息,使车源和货源得到有效分配。该项目自2018年投入运营以来,日吞吐量万吨以上,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化平台的高效运作,将企业物流配送运输耗时缩短了40%以上,运输综合成本降低20%左右,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园区化管理降本增效
航空运输有空港,海上运输有海港,在“互联网+”的创新大潮前,大数据应用让公路运输也有了“公路港”。
“公路港”模式是传化智联在全国首创、由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文共同推进的创新性现代智能物流运营模式,是传化网全国物流网络化布局的基石。太原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传化智联旗下控股合资子公司,于2016年成立,打造的太原传化公路港项目目前占地面积约200亩,以太原为中心,布局山西省南北区域,链接全省物流体系,与全国网络化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太原传化公路港汇集城市附近公路货运信息资源,不仅提供信息交易、仓储、分拨、配货、综合管理服务、汽修汽配服务,还提供了“司机之家”等满足货车司机吃饭、住宿、购物需求的场所。港内的各类支付都可以用传化钱包完成,包含了保险、保理、贷款等各类金融服务,还为大型物流企业及制造业公司提供仓储定制化服务。
太原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华介绍:“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太原传化公路港的建成,使本地物流行业从相对碎片化、松散性的分布发展,变成物流产业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并形成系统性的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服务生产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智能化平台科学调运
司机范师傅开着从山东驶来的货车缓缓进入太原传化公路港,满车的货物刚刚卸完,传化网智能系统平台已帮他匹配好了从太原运货到山东的下一单任务。他只需在港内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就可以载着货物返回了。
“以前把货拉到太原后,常常两三天等不到货,每在这里等一天,车费、食宿费都要多花100多元,实在等不到货源只能空车回。现在有了传化网智能物流平台,上面海量的信息数据能根据我跑的线路,自动帮我联系到货源,再也不怕回程跑空车了,往返一趟的收入是以前的两倍。”从事长途货运多年的范师傅颇有感触。
公路港和智能物流平台分别作为传化智联的线下实体服务入口和线上数字化入口,一方面集聚各类物流资源,为城市打造专业化的物流产业园区,补足城市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组件、标准、接口,围绕物流供应链业务形成“一单到底”的业务智能协同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集、分、储、运、配的物流供应链服务。“满载去空车回”从此成为了过去时。
目前,太原传化公路港已为百余家物流企业、30多万辆货车提供了服务,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效益:降低所在区域工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30%至40%,降低金融支付成本达50%,实现其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30%。
专业化服务创造价值
“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提供保障服务。太原传化公路港正努力通过物流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智能化互联互通发展,吸引大量金融要素、资源要素、科技信息要素、人才要素等汇聚,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周德华说。
立足城市物流中心、支付平台、智能系统三大基础,传化网为供应链上的各类主体提供全链条的产品和服务。除了实现城际干线运力及同城货运的智能化运力调度以外,云仓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仓连接和协同起来,形成分布式仓储网络,货物可以就近入仓、就近配送;传化支付为物流业生态圈提供系统的支付结算服务,并衍生出一系列金融及创新增值服务,提供行业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同时,智能信息系统可以把全网的服务、上下游企业以及铁路、水运、航空都连接起来,贯穿供应链全链条,并沉淀大数据。
目前,传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在全国布局了150多个项目,太原传化公路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基地,未来将继续打造物流供应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智能园区、智能运力、智能制造、物资采供等多个服务体系,并逐渐沉淀海量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大数据,解决物流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优化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服务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高效流通,助力我市产业经济迈向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价值链中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