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粉刷墙壁,拆除自建棚屋,重建地下管网,清理楼道杂物,规整电线线路……迎泽区创城工作开展以来,龙堡街29号(原太原中药厂宿舍)小区居民通过微信群,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助力小区环境面貌大变样。龙堡街29号是建于1983年的一栋有3个单元、36套住房的4层楼,原房产归属于太原中药厂。2002年太原中药厂破产后,该宿舍楼成为无物业小区。因年久失修,楼内电线老化严重,上下水管锈蚀腐坏,多处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院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由于环境恶劣,近年来,这里的原住户相继搬离,只剩下个别老住户和一些租房户。
今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在龙堡二社区指导下,29号楼的居民们组建了微信群。微信群成为居民们维系感情与交流信息的平台,也成为创城工程进展情况汇报、问题反馈、意见征集的平台。
年逾八旬的老住户席大娘将大量杂物堆积在楼道和单元门口,其中不乏木柴、纸板等易燃物品。在清理杂物时,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席大娘的儿子到场,而老人家却不能提供儿子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便通过微信群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最终与席大娘的儿子取得联系。
宋大姐是租房客,靠着临街的位置做收废品的生意,并在楼道外面自建了一个放置废品的棚子。像宋大姐这样的租房客占现在小区住户的三分之二。通过微信群得知拆除自建棚屋的通知后,租房客们第一时间通知了房东,并自发约定集会时间,商讨制定出最佳拆除方案。
原先该小区下水管道破旧不堪,堵塞严重,与市区的排污管道难以对接。施工队在这个难题上卡了数日。其间,该小区上水管道每日只有两小时供水,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施工队每日在微信群里报告工程进度,缓解居民的不满情绪,争取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经过施工队员们的日夜奋战,终于将该小区的下水管道与市区排污管网畅通对接……
龙堡街地处迎泽区和小店区交界处。今年以来,郝庄镇决定将龙堡街打造为创建文明城市示范街道,用“上天入地”的方式进行整治。通过修缮下水管网、搭建自行车棚等方式解决百姓生活困难;通过电缆入地、垃圾桶入院等方式精细化管理社区环境;通过增加绿化带、增植行道树等方式增加居民的“绿色”获得感;通过联合行政部门、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力求在二青会到来之前,使整条街道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