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聊,就被苗建军满口浓重的山西高平话逗乐了,把“修造公司”听成了“销售公司”。
离开故乡30余年,从东南大学铸造专业的学生到太钢机械厂二铸钢车间的实习生,再到后来改制的山西百一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聊起几十年过往的成败得失,苗建军乡音不改。
“做技术的,不在第一线啥也闹不成。”大学毕业后,苗建军一直在基层从事生产铸造工作,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按照“用户工况—产品设计—工艺选择—现场使用反馈—产品加工工艺优化”的工作思路,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生产操作创新,重点实现产品差异化,契合用户潜在需求,完成了多项新产品开发及进口件国产化。
说起刚进厂里时,苗建军无奈地摇摇头:“那时从大学校园到铸造厂车间,环境落差太大了,生产车间的粉尘和噪声就像沙尘暴,污染非常严重。”这样的工作环境甚至让他萌生了离开的念头。
“不过遇到了一个好师傅,对我留下来起了巨大的作用。”说起已经过世的陶鼎柱师傅,苗建军充满深情。他说,师傅是一个老牌中专生,对徒弟爱护有加,技术上指导,生活上帮助,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了他,让他在技术创新和帮带团队新人方面越走越远,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也越来越多。
这些年来,苗建军不断探索本专业的一些新型理论及操作方法,进行了多项自主研发及国产化,并结合操作现场实际情况,总结发明了一系列操作方法。为了获得优良纯铜脱氧效果,保证纯铜的导电性等性能,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发明了“一种纯铜冶炼脱氧方法”,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太钢4350m3高炉纯铜冷却板的研发及制造工作,被集团确定为“太钢职工先进操作法”;为了扩大竞争激烈的压力机铜螺母市场,苗建军建议公司上马了一台LZGR托辊式离心铸造机组,并对铸型的转速、铸型的结构、离心铸造过程冷却等工艺进行了多次优化,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为滚筒式离心铸造机达产达效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铜螺母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铅合金电极板是不锈钢冷轧退化酸洗线的重要部件,制作难度大,之前全部为进口件。公司2005年成立了攻关创新组,苗建军任创新工作组组长,经过2年的研发及现场多次试验,研发成功了太钢3#大冷线不锈钢冷轧退化酸洗线铅合金电极板,2010年7月研发成功了太钢4#冷线不锈钢冷轧退化酸洗线铅合金电极板,通过对组合模具设计、合金配比、粘合等工艺的不断优化,总结出了一种铸焊结合的成型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成品率高。目前公司不锈钢酸洗线用电极板国内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并实现了出口。
在一份关于苗建军的事迹材料中这样说: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深入理解“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并认真实践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苗建军自己的工作方法?那是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呢?作为铸铜、冷轧辊创新工作室技能带头人,苗建军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几年研制出了大型高炉铜冷却板、压力机用大型铜螺母、不锈钢冷轧酸洗线铅合金电极板、六辊轧机侧支撑辊、六辊轧机工作辊等产品,实现了国产化,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创新工作室最年轻的技术员马凯升说话了:“我2016年大学毕业来到公司,开始也是想要离开,苗工谈了三次话,告诉我所学专业不可浪费,并且亲自带着每天下车间,和老师傅们及一线职工交流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知不觉间,适应了工厂环境,决心留下来做个‘技术控’。”创新工作室成员程永红和孙唤平,说起他们的带头人苗建军,颇有些“争先恐后”:他最大的优点和闪光点就是务实的态度,尽可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下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能当下解决的当下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变成了新的课题。别看他看上去和和气气,对下属严着呢,出了纰漏要训斥,处理起事情来雷厉风行……
太钢职工先进操作法、国家专利、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绩和荣誉不断加身的苗建军,依旧和从前一样,一身工装,穿梭在车间厂房,站在一线工人身旁。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是那句话:做技术的,不在第一线啥也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