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建一社 带一业 富一方

——记古交众森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张福爱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麻毓筠 2019年01月17日 09:17

  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在这样美的乡村里有一位平凡的农家女,她是一个淳朴而又有想法的人,不光自己创办了古交市众森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引进新科技、新技术、新知识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她就是古交众森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众森源田景示范园创办人张福爱。

  近20年来,张福爱坚持不懈带领周边165个村的1894户种植户走上以绿化苗木、经济树种、中药材种植发家致富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1.5万余亩,产品从几个品种发展到20多个品种,形成了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民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实现了张福爱“建一社、带一业、富一方”的初衷。

  转观念,走上发展之路

  1999年,为了让农民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解放出来,接受苗木、中药材、果树等新产品种植,当年的张福爱可谓绞尽脑汁。为此,她每年至少举办3期培训班,人数少则100人,多则300人,与此同时,张福爱还充分利用广播、板面、散发材料,电视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古交的山庄窝铺,进行实地宣传。最终成功引进果树、中药材、绿化苗木等生产新技术13项、新品种28个,转化推广农业科研成果10项,同时与药厂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注册了“众森源”商标,解决农民种植新产品的后顾之忧。

  创基地,为民提供服务

  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张福爱在镇城底镇上雁门村建成千亩核桃林基地,成为全镇乃至全市“一村一品”的示范点,打造集培训实学、踏青赏花、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为一体的田景示范园。为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供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吸纳剩余劳力235人,帮助26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带动周边5000余人种植了中药材、苗木、经济林等,人均增收达到2635元,亩效益比一般农作物增收800元以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张福爱这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奋斗在农村的农家女儿,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以及真诚无私的奉献,带领农民兄弟姐妹走出一条依托科技、不断创新、扎根本土、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她所创办的合作社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中国质量AAA级示范社”、“太原市诚信企业”;基地被评为“山西省科普示范基地”。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