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暖气里哗啦哗啦有动静了!”10月23日,家住大同路的王大爷高兴地说,“每年都是这样,一两天暖气就不冰了,再几天温度就起来了!”
按照市政府安排,全市供热系统于10月20日启动试供热并逐步升温。此前,全市热网系统已完成注水,开始冷态运行。以覆盖最广、用户最多的太原热力集团为例,23日上午10时许,其入网水温在45℃左右,正在逐步升温当中,确保11月1日如期正常供热。
供热准备就绪
今冬供暖季,全市供热面积约2.68亿平方米,城区范围2.49亿平方米,其中太原热力集团直接管理的供热面积约1.74亿平方米。面对如此大的供热规模,我市早准备、早部署,在供热准备季,各电厂投资近1.91亿元,完成机组及设施设备系统性维修养护。各供热企业投资近1.06亿元,完成既有2256座热力站、1990公里管网、6座燃气调峰热源厂、2座燃煤热源厂及相关设施设备维修养护。
太原热力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对内,签订购煤合同50万吨,锁定天然气1.57亿立方米,可满足3座燃煤热源厂和6座燃气热源厂的生产需求,同时加大供热设施维护检修力度,并做好客服工作。对外,一方面制订热区分布方案,统筹指挥调度电厂和供热企业,确保按时按需供水、升温;另一方面与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需供热,做到供热形势日研判、供热负荷日调度、运行保障日考核。
跑冒滴漏打电话
“用户有时候有点误解,这边听见‘试供热’那边就摸暖气。实际上没那么快,一则打压试水、冷态运行期间,管道里注满了凉水,现在注入热水,有一个替换的过程,而且管网本身升温也需要较长时间,二则现阶段天气还比较暖和,入网水温也不高……试供热的目的更多在于系统的磨合、调整,技术人员、维修人员找问题、堵漏洞。”城北热力调度室工作人员表示,试供热可以说是对供热准备工作的“期末考”。
据了解,试供热及供热初期,随着管道温度升高,系统容易出现集气和滤网堵塞现象,须及时排气和清洗滤网,若出现跑冒滴漏情况,用户可拨打各热企公布的客服电话。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建设完成30个维抢修中心,30支应急队伍、629名应急人员、68台应急车辆24小时备勤。
慢热渐热更安全
启动试供热后,快则两三天、慢则五六天,用户家中就能感受到“暖流”,但可能会冷热不均。对此,城北热力工作人员解释,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远近不同,热源输配、时序安排不同,末端用户的热感就会晚一些;前期冷试态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会发现管网的漏点或其他问题,有的及时解决了,有的可能还在修理,也会导致温度低。更重要的是,热源单位管网升温也要循序渐进才能保证运行安全,升温速度要按规范来,必须稳、慢才能确保安全。
“如果是一个小区、一栋楼,有的人家热有的不热,首先应确认供热设施阀门是否打开,然后再联系所在供热站维修人员上门查看。如果部分房间暖气片热,或暖气片上热下凉,也是‘试供热’初期常见问题,说明供热系统中可能存在积气,需要调试,建议联系所在供热站维修人员上门调试,不要盲目私自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