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晚归、爬高上低、风里来雨里去,这就是小店街道永康北路社区40个旧改小区里网格员的工作形象。手拿记事本,身穿红马甲,任艳霞、武婷婷、乔蕾三名“格格”,用辛勤付出绘就了网格里的“青春底色”,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
45岁的任艳霞是社区第13网格的网格员,所在网格共有8个小区、487户居民,全部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哪个小区地下室渗水、哪个单元屋顶漏雨、哪栋楼有多少个太阳能热水器、哪户有违建,她如数家珍。改造前期,任艳霞陪设计方入户走访,上屋顶、下地下室,只为能确认实情,做好“传声筒”和“执行员”。她还发动热心党员和群众,在社区党委推动下成立“网格党支部”,将8个小区联片组建“联合物管会”,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第7网格的“格格”是37岁的武婷婷,她管辖小区的违建较多,尤以顶层自建阳光房居多。改造过程中,给楼顶做防水保温必须拆除屋顶阳光房,顶层居民比较抵触。武婷婷逐户走访,得知居民们当初搭阳光房就是为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并且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如能保留阳光房,愿自行出资共同维护屋顶防水工程。了解到这一情况,社区即刻协调旧改指挥部、监理方、施工方开“诊疗会”集体讨论,决定尊重居民的意见。旧改工程做了“减法”,武婷婷却得到居民一致称赞。她说:“找准‘病灶’制备‘良方’,然后精准‘下药’并追踪‘疗效’,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就是我工作的乐趣。”
乔蕾25岁,是社区里年龄最小的网格员。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她逐渐变成“行家里手”,雨污分流管道挖多深、楼顶防水保温怎么做、院内停车位如何规划等问题是居民最关心的,也成为乔蕾每天的“学习内容”。她还主动承担了康宁西街69家门头改造的对接工作。漪汾仙庄小区外围的两家商户想保留个性,不愿意按原设计方案改门头,乔蕾便与设计方数次沟通,最终设计出既符合改造要求又合乎商户心意的方案。看着夜晚的街道霓虹灯闪耀,商户门头各具特色又整齐划一,乔蕾心里十分高兴。
从居民处汲取智慧,拜居民为师甘做“学生”,永康北路社区年轻的“格格”们深耕网格、倾听诉求,用奋斗的青春助力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