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位于尖草坪区上兰村中心十字街口的空地上,一座用长木椽搭就的、高约七八米的门形木架巍然矗立,被彩灯和绢花装点得格外秀丽。无数村民围聚在这里,一场极具生活气息的民俗活动正在上演。只见一位身材壮硕的后生行至木架中央,双手抓紧悬于横梁的绳索,两膀一叫力,提身向上攀去。爬至横梁处,他伸出一臂紧抱横梁,突然一个“鹞子翻身”,整个身子瞬间骑上了横梁,动作干净利落,引来围观群众一片喝彩。
这场精彩的表演,正是太原市尖草坪区特有的民间体育竞技拔花花,是当地乡村在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二农闲时节举办的民间社火活动。它起源于明清时期,集竞技性、民俗性、锻炼性、娱乐性于一体,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韵味。2009年,拔花花入选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城独有
11月17日,初冬的阳光透过枝丫,洒在金黄的落叶上。在金桥公园内的尖草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记者见到了年近八旬的杨平生老人。这里设有专门介绍尖草坪区非遗保护工作情况的展厅。杨平生曾任尖草坪区文化馆馆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50多年,从小在尖草坪区长大的他,对当地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
“通过考证,拔花花项目在全国独具特色,具有唯一性,充分显示了其重要的非遗价值和意义。”杨平生说,这个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太原市北部乡村,即现在的尖草坪区和阳曲县部分村庄。
杨平生介绍,虽然拔花花的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在当地许多村庄都有着悠久的传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尖草坪区许多村子仍在传承这项活动,并一度非常流行。如汾河西部的柴村、摄乐村、杨家村、西张村、呼延村,以及河东的上兰村、向阳店、镇城村、下薛村、新翟村、下温村、新城村等。
“记得小时候,临近正月十五,村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拔花花社火活动,自发地凑钱搭‘花花架’。架子大都搭在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杨平生回忆道,“我家住得离路口不远,每逢活动进行时,我总要挤进去看热闹。”或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杨平生每年都能看到许多高手表演,对他们特别崇拜。“上初中时,我也开始尝试。虽然也能顺利完成,但在体力和技巧上还差些火候。”

人山人海
乡村竞技
2022年新春伊始,尖草坪区上兰村的村民们便开始忙活起来。有的抬木椽,有的拿麻绳,还有的忙着置办各式绢花。很快村里空地中央就竖起了一个高约7米的大木架。这个被村民们称为“花花架”的木结构,是拔花花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道具。活动令村民们格外期待,因为这是该项活动停办多年后再度举办,活动由太原市非遗保护中心、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尖草坪区文旅局会同上兰街道办事处、上兰村村委会等共同举办。
拔花花被当地人认为是“勇敢者的游戏”。元宵节这天,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后生”上场了。他年轻时就是村里拔花花的佼佼者。他非常从容地走到架子下,伸手抓住绳子,抬起双脚,借力向上翻起,夹住绳子,然后一只手抓住上面的绳子,腰部使劲就把身体攀爬了很大一截,漂亮地完成了一个传统的“鹞子翻身”动作。就这样再做两个“鹞子翻身”就爬到大梁处了。这时只见他在绳子顶端开始翻越大梁,先用一只胳膊将大梁环抱住,然后用另一只手把绳子缠绕住一只脚,抓住绳子头,用脚使劲一蹬,身体就上去了,随即抬腿稳稳骑坐在横梁上。稍作喘息后,他站直身子,抓住头顶横木椽,选中一枝绢花拔取下来,用嘴叼住,缓缓翻下横梁。这一套动作敏捷利索,极具观赏性,赢得了现场满堂喝彩。
“这项活动还是乡村中青年男女相互交流情感的绝好机会,为男青年提供了一个向异性展示自己本领、炫耀英姿形象的平台。”上兰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活动进行时,有许多年轻的姑娘前来围观,她们会从那些后生中暗暗挑选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有的青年会在敏捷利索地爬上“花花架”后,拔取最漂亮的绢花,从架子上直接抛给自己心仪的姑娘。接到绢花的姑娘则被弄得面红耳赤,腼腆羞涩,遮颜抚面,顿时引得全场哄然大笑。拔花花将人间美好的生活情趣彰显得淋漓尽致,地方民族风情韵味极其浓郁。
保护传承
杨平生介绍,拔花花是一种与生产劳动技能紧密相关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它既体现了游牧民族强悍豪爽的传统文化特征,又具有汉民族淳朴、善良、亲和的文化特质。
然而,这个融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娱乐项目,却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困境。杨平生称,拔花花需要参与者具备强健的体魄、持久的臂力、敏捷的身手,还要掌握攀爬过程中的许多高难动作和技巧。如果气力不支或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来受伤,这成为该项目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多年来,尖草坪区的许多村庄已经不再举办这项活动,在2009年至2012年元宵节期间,仅留下上兰村一个村庄还在组织拔花花。这种传统的民间活动项目与大众生活渐行渐远,急需加以保护。”杨平生说。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抢救性保护。“2021年尖草坪区‘借脑’高校,与中北大学、太原工业学院等高校签订了非遗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拔花花非遗项目的赛事标准化、经济价值开发路径和传承基地可行性等研究项目。”杨平生说,2022年元宵节,多部门联合在上兰村举办的拔花花活动,就是一次恢复这个传统项目的积极尝试。
记忆档案
拔花花是流传于太原市北部区域的民间体育竞技娱乐游戏项目,它植根于太原盆地北部的民间乡村之中,是古阳曲县民众汲取祖辈传统的历史文化营养,结合农耕文化生产劳动技能而创意产生的。作为一项以锻炼民众身体素质、增强生存能力、愉悦百姓为目的的项目,它集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参与活动展示参与人的专业技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