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时政要闻

并州论坛|让高校智慧与企业需求双向奔赴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梁涛 2025年11月20日 06:55

  近日,在尖草坪区科技局的“牵线”下,中北大学与本地企业对接合作,促成三项务实意向,推动产学研成果落地开花。这场“相亲会”,不仅是基层科技服务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益探索。其背后,体现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精准定位、科技创新生态的系统构建,以及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持续优化。

  政府“牵线搭桥”,服务发展大局。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定位自身角色,是关键所在。尖草坪区科技局以“红娘”身份精准介入,既深入企业摸排需求,又高效对接高校资源,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政府不再是政策的单向传达者,而是资源的整合者、平台的搭建者、创新的推动者。只有放下身段、贴近市场,才能真正听懂企业的“技术之渴”,看清高校的“成果之困”,从而在两者之间架起畅通的“鹊桥”。

  校企“双向奔赴”,破解转化难题。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躺在纸上”、企业技术难题“悬在空中”,是制约科技创新的普遍困境。中北大学与企业围绕视觉传感、仿真算法等具体课题展开深入交流,不仅探讨技术细节,更聚焦应用场景与合作模式,体现出从“纸面”到“地面”的务实转向。三项合作意向中,“强化沟通对接”是机制保障,“优化人才联培”是基础支撑,“推进技术攻关”是核心目标,三者形成闭环,共同构建起产学研协同的良性生态。这正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路径。

  构建创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尖草坪区此次校企对接,是地方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行动。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更能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推动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若能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对接平台,将有助于构建起“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尖草坪区“科技红娘”的实践,是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也是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化机制结合的有益尝试。各地应当借鉴此类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服务、搭建平台,让更多高校的智慧与企业的需求“相遇”,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