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列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等宏观部署,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连日来,我市各社区网格员、社区干部和志愿者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宏阔蓝图转化为走家串户的实际行动。
把政策转化为看得见的温暖
尖草坪区朝阳社区网格员王茜云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深刻理解。针对辖区23户独居、空巢老人面临的智能技术使用难题,她组建帮办小组上门服务。在帮八旬老人张大娘完成养老认证时,她顺带排查了其家中燃气、电器安全,留下联系卡承诺随叫随到。“‘民生保障提质’就是把政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贴心服务。”王茜云说。
尖草坪区优山美郡西社区网格员白二燕对此深有同感。她表示,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通过楼栋议事会、入户走访等方式,用通俗语言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部署。针对老年群体认证难、独居户生活照料等问题,社区推行“点单式”服务,把“小而美”的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践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部署,网格员用好“巡查—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王茜云分享了一个案例:近日有居民因楼道堆物起争执,她联合物业清理杂物,组织议事会制定使用公约,快速化解矛盾。“治理效能的提升,就藏在每一件小事的妥善处置中。”这正是将“健全基层治理体系”部署落到实处的缩影。
小店区山针社区专职社工刘晓曦表示,将更精准地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当好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的服务员。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晋源区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梁靖雅认为,社区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政策落地的关键土壤。新城社区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着力构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全会蓝图终要化为民生温暖,社区将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服务。”梁靖雅介绍,社区聚焦养老、托幼、助残等急难愁盼,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设进楼栋,发动党员志愿者化身调解员、宣传员,以“红色细胞”激活治理末梢。
小店区滨东社区主任史祥将深化“党建+网格+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做实暖心服务。同时畅通民意渠道,把群众“盼的事”变为要干的事。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万柏林区滨体社区副主任李昕表示,居民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正是社区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切入点。社区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一老一小一弱”,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在“服务一老”方面,社区持续开展“敲门行动”“暖心行动”;在“呵护一小”方面,凝聚辖区驻地单位力量,深入开展护苗、净网等行动;在“帮扶一弱”方面,扎实做好“民情大走访”活动,建立起全面覆盖、信息准确的困难群体台账。
万柏林区朝阳街社区党委书记韩文君表示,在为老服务方面,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老帮老,邻助邻”互助服务项目;在就业保障方面,积极对接零工市场,为居民推荐职业培训、匹配岗位。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迎泽区并州路三社区退役军人张喜龙在收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报道后倍感振奋。他表示:“军装虽脱,军魂不变。全会所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正是我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初心所在。”
太原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常务副团长、退伍军人苗震对“十五五”规划建议充满信心。“在帮扶路上我感受到了乡村基层百姓在脱贫中的巨大变化,乡村设施不断完善,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他表示,将继续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孤困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从网格员到社区干部,从退役军人到志愿者,我市基层工作者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每个网格、每户家庭,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小网格”中持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