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店区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联组共学活动,通过“专家授课+现状分析+互动研讨”的形式,为秸秆综合利用注入新动能。
田间地头的秸秆,曾是困扰农业生产的包袱。露天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随意丢弃造成的资源浪费,让秸秆处理陷入困境。如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和产业链不断完善,曾经的田间废弃物逐渐成为助力生态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绿色宝藏。小店区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联组共学活动,为精准把握秸秆综合利用的核心要点、技术方向提供了专业指导。
秸秆综合利用是激活乡村产业活力的有效路径。秸秆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资源。从秸秆还田提升土壤肥力,到加工成饲料助力养殖业发展;从制成生物质燃料替代化石能源,到转化为有机肥、秸秆板等建材产品,再到发展秸秆食用菌、秸秆编织等特色产业,秸秆的利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在不少乡村,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落地生根,不仅吸纳了当地村民就业,也让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小小的秸秆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秸秆综合利用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环。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底线,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是空气质量改善的拦路虎。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遏制焚烧行为,不仅能有效减少大气污染,还能降低火灾隐患,让乡村的天更蓝、地更净、空气更清新。近年来,不少地区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扶持,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用生态思维破解了环境治理难题。
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技术与市场的同频共振。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仍面临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的实用技术。同时,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让技术成果更快转化为生产力。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推广,让更多农民和企业看到秸秆利用的潜力和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秸秆是待挖潜力的财富。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有效驱动,相信秸秆将在更多领域创造价值,不仅让田野更清洁、生态更优美,也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乡村的发展更有底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