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兵在药房配药
贾海兵为患者把脉诊疗
贾海兵为患者制作药贴
一剂膏贴,四代传承。太原五一广场旁的广誉远中医研究院内,56岁的贾海兵手持药匙,将精心配伍的药贴轻轻敷在患者穴位上。这项始于19世纪末的家传技艺,如今正书写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2023年7月,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恪守初心
深秋的清晨,寒意渐浓。广誉远中医研究院候诊区已坐满了患者,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贾海兵,走进弥漫着草药清香的诊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动作娴熟而轻柔——取药粉、调药膏、选穴位、轻贴敷,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这一贴,治好了我的顽固打嗝。”50岁王丽蓉欣喜地分享着她的就医经历,“我打嗝已有两年了,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今年9月经朋友介绍,我找到贾大夫,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第二天症状有明显缓解,连贴了两个疗程后,基本不怎么打嗝了,特别好。”
“最近睡眠不好,这次专程来调理失眠的。”王丽蓉笑容满面地说,“现在我们全家都找贾大夫看病。”
治疗室内,一组药柜格外醒目。大大小小的玻璃药瓶整齐排列,瓶中装着各种中药粉,每个瓶身上都标注着专属编号及主要成分。“这是我们的‘密码本’。”贾海兵幽默地说,“每个瓶身上的数字编号背后,都是一段传承故事的生动讲述。”
“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定制专属的超微中草药药粉贴,在患者神阙穴或关元穴、左右涌泉穴等关键穴位贴敷,通过皮肤渗透,使药力直达血液,起到疏肝养肝、温中健脾、引火归元、畅行宗筋、平衡阴阳、调补气血、调理身心的功效,为患者解除病痛。”贾海兵一边整理药柜里的“宝贝”,一边介绍着。
守正创新
“这里的每张药贴都要经过一到两年的研发试验。”贾海兵平淡话语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令人动容的是,他坚持以己身为试药首关。
“我是敏感体质,对药性反应明显。每次研发新配方,我都要在自己身上试贴,从两三种方子中选出最优者。”这份以身试药的担当,是大医精诚的生动写照。
在贾海兵看来,每一张药贴都是匠心之作。从选材开始,他坚持使用道地药材,恪守“药材好,药才好”的古训,确保药材香气浓郁、药性充足;制作过程更是精益求精,粉碎、熬煮、风干、研粉……十余道工序一丝不苟。“一张小药贴,制作工序虽繁,不敢省工,品位虽贵,不敢减料。”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百年技艺得以生机盎然。
“孩子晚上睡觉易惊醒,厌食,总爱苦恼发脾气,这种情况已持续一段时间了。”李晓月焦急地讲述着3岁儿子的病情。贾海兵辨证施治,为孩子制订了个性化贴敷方案。第二天,带着孩子复诊的李晓月,欣喜反馈:“孩子大便通畅了,睡觉踏实些了。”没过多久,李晓月在朋友圈晒出一段文字:孩子身体好了,感恩遇见贾大夫,医术高明,为人随和。
“药材地道、古法制作”这8个字是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百年传承的根基。在传承先人技艺的同时,贾海兵研习了大量的医学书籍,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将贴敷疗法治愈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领域,进一步完善了该疗法,并创制了大量的贴敷秘方。
从2016年的30种配方发展到如今的118种配方,这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一段跨越百年的中医药传承史。
薪火相传
面对曾濒临失传的家传技艺,贾海兵深知,传承必须打破门户。
诊室内,贾海兵边操作边给学生讲解:“神阙通联五脏,三阴交汇三经……”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巧妙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在继承中医经方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创新采用超微粉技术和穴位透皮吸收原理,实现“绿色给药”,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和体弱者。
“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贾海兵以国医大师之言自勉。如今,来自北京、内蒙古等地的近20名学生跟随他学习,这份豁达让原本的家族秘方变成了惠及八方的大众技艺。2019年,贾海兵在太原成立山西贾氏中医研究院,使这项技艺以杏花岭区、迎泽区为核心,辐射整个太原。目前,118种贴敷配方已成为许多家庭调理身体的首选。
从家族秘传到普惠大众,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发展轨迹,正是中医药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生动写照。
方寸之间的药贴,承载的是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传递的是医者仁心的温暖情怀。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记忆档案
贾氏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采用高科技中草药萃取加工工艺及超微中草药药粉敷贴技术,结合传统外治疗法与中医的经方辨证论治体系,在患者神阙穴或关元穴、左右涌泉穴贴敷3个专属定制的超微中草药药粉贴,从而起到疏肝养肝、温中健脾、引火归元、畅行宗筋、平衡阴阳、调补气血、调理身心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