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儿童就近获得基本诊疗服务,11月2日,市卫健委公布10县(市、区)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共99家。(《太原晚报》11月3日)
99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接诊患儿的消息,为焦虑的家长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一措施回应了群众对儿童就近就医的迫切需求,也体现出医疗资源下沉、优化服务供给的民生温度,是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一步。
儿童是免疫能力较差、易生病的群体。尤其是在冬季,呼吸道等疾病高发,时常可以看到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的景象。过去,基层医疗机构儿科资源薄弱,许多家长只能带着患儿涌向三甲医院,不仅要承受奔波之苦,还要面对挂号难、排队久的困境,无形中增加了就医成本和心理负担。如今,进一步明确了99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相关服务,将儿科诊疗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就是为儿童健康保障筑起了更加坚实的“第一道防线”,让轻症患儿无需再挤往大医院,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有效分流了三甲医院的诊疗压力,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然,完善基层儿科诊疗服务,要绵绵用力,在探索和实践中持续优化。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信息公示平台,及时更新各机构的诊疗范围、服务时间、医护配置等信息,方便家长快速查询;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儿科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通过人才下沉、技术帮扶、资金支持等方式,持续强化基层儿科服务能力,确保诊疗质量安全,让广大家长愿意就近诊疗。
99家基层医疗机构接诊患儿的举措,是一次服务扩容,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国家未来。它缓解了当下儿童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构建更加公平、可及、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