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驿站唠家常 巧解千千结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记者 李涛 2025年11月02日 12:36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组建起由网格员、律师、民警、物业人员及热心居民构成的调解队伍。他们通过讲理说法,巧妙化解邻里间、家庭中的各类“烦心事”,暖心守护“万家和睦”。

  消除邻里误会

  “楼上漏水把我家给泡了,邻居不肯承担责任,这可怎么办?”10月30日上午,家住安宁街89号院的刘师傅来到玉园南社区邻里驿站调解室求助。他表示,楼上王大娘家的厨房水管渗水,导致自家客厅天花板霉斑扩大,双方因维修责任和费用争执不下,关系陷入僵局。

  了解情况后,驿站调解员李慧先安抚刘师傅情绪,随后联系王大娘,约定当天下午上门查看。在现场,李慧带领社区律师仔细检查漏水点、比对受损情况,厘清责任归属。律师还针对性讲解了房屋漏水的相关法律条款,消除了王大娘对“承担责任”的顾虑。经沟通,王大娘主动承担维修费用,刘师傅也提出帮忙联系维修工人,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社区采取“实地核查+情感沟通”的方式,为复杂纠纷提供清晰的责任依据和温和的沟通氛围,使调解更加高效精准。

  打开婆媳心结

  “婆婆非要给4个月大的宝宝把尿,劝不听还吵架,家里气氛特别僵!”家住玉园路23号院的小周通过电话向驿站网格员求助,语气中满是委屈。她坚持科学育儿,认为把尿可能伤害宝宝脊椎;婆婆却觉得“老方法省事,自己带大两个孩子都没问题”。两次争吵后,婆婆干脆不再帮忙带娃。

  网格员随即组织“圆桌调解”,邀请小周和婆婆,以及社区两位“婆媳关系和睦、有带娃经验”的老党员阿姨共同参与。调解员开场定调“不评对错,只聊怎样对孩子最好”,老党员阿姨们随后分享自身带娃经验,还出示育儿科普图,向婆婆直观讲解把尿的潜在危害。经过沟通,婆媳二人最终达成共识:今后遇到育儿问题一起查资料、咨询医生。婆婆也愿意重新帮忙照顾孩子,家庭氛围逐渐缓和。

  “圆桌议事+经验分享”不仅解开了婆媳心结,也在社区中树立了“有事好商量”的榜样,让和睦成为邻里相处的常态。

  专业人士“加盟”

  “调解员带着民警、物业上门,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玉园路23号院居民孙大娘家的阳台屡遭高空抛物困扰,塑料瓶、果皮弄脏环境,甚至有纸盒险些砸到晾晒的衣物。她曾与楼上住户沟通,但效果不佳。

  社区了解后启动联合调解机制,组织“民警+物业+律师+志愿者”共同上门处置。民警讲解高空抛物的法律后果,律师补充责任认定内容,物业承诺三天内加装阳台监控,志愿者帮忙清理杂物。调解员还牵头在网格群发布“高层文明监督”通知。最终,孙大娘家的阳台恢复整洁,楼上住户也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社区通过多部门联动,高效破解难题,以专业力量筑牢社区治理防线。

  今年以来,驿站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9起,社区里争吵少了、笑脸多了。居民陈大姐感慨:“有这样的调解驿站,住在这儿比以前更舒心、更暖心。”

(责编: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