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千年文脉”牵手“数字文明”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陈辛华 见习记者 刘苗苗 巩铃钰 2025年11月01日 18:01

  古建模型、数字光影、虚实共生、沉浸互动……《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11月1日对公众开放,借助数字技术与实体复刻,那些静默千年的国宝,在太原被更多双眼睛凝视。

  当“千年文脉”牵手“数字文明”,山西古建以全新方式重“活”一回。

  虚实光影解码山西古建

  步入展厅,1比1还原的悟空塑像、神态威严的罗汉头像、实木搭建的游戏路标凉亭,刹那就引导观众进入《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经典场景,游戏与现实无缝对接。

  30多件珍贵古建模型,尽显山西古建精华。5.5米高的应县木塔模型,斗拱、榫卯、雕花等建筑细节在匠人手中被精准还原。观众马女士连连赞叹,“木塔模型太震撼了,直观体现了何为‘榫卯相扣,天衣无缝’。”

  玉皇庙展厅的7尊泥塑,由山西非遗匠人打造,既透出星宿的威严,又彰显传统雕塑的灵动,还原古代的雕塑手法与艺术张力。创作期间,团队反复修改细节,小到衣纹褶皱的走向,大到人物神态的拿捏,都经过多轮打磨调整。

  手稿展区中的60多幅原画设定稿、角色建模与动画分镜,仿佛把游戏工作室“搬”进展厅,游戏幕后故事同样传奇。

  数字技术,让古今“对话”在现实上演。永乐宫展厅内,数字扫描还原的《朝元图》巨幅长卷,吸引许多观众驻足,大家手持手电筒,按照讲解员提示,将光束投向屏幕。光束所及之处,神祇被唤醒,他们或自言自语,或窃窃私语。策展人邢红霞介绍,“此处运用了3DMapping动作捕捉和环境感应技术,观众可以看清壁画线条流畅刚劲,感受众神衣带翻飞,感知古代工匠勾勒出的人物神态和气韵。”

  小西天的“悬塑万花筒”光影秀,制造出一个光影交织的奇幻世界,“设置超绝,感觉身临其境,壮观还非常出片,拍照根本停不下来!”师雅洁观展后,在自媒体分享了看展感受,推荐网友体验。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发展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不仅生动讲述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从云冈石窟的千年微笑到平遥古城的晋商传奇,从佛光寺的斗拱飞檐到应县木塔的智慧营造,5000年文明史在这里留下了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

  一年前,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带火山西古建。一年后,《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展,融合“游戏+古建”双IP,让山西古建“活”在当下,再次为山西文旅注入新活力,有望成为太原又一个“顶流”。

  太原市民刘先生与儿子流连在“古建寻迹”展区,“去年跟着游戏攻略打卡了悬空寺,这次带孩子来,想让他感受古建与科技结合的魅力。”在线上,观展热度同样高涨,不少博主发布相关图文、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网友直呼“天命人快冲”“期待来太原旅游时打卡”“有没有巡展计划?”

  一场展览新启,一段旅程又来。展览所在地太原古县城,是太原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地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信息、深厚的人文背景,这场虚实交织的视觉盛宴,利用古县城城墙打造“古建数字艺术长廊”,带领更多游客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领略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体验新晋文旅地标的澎湃活力。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