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太原新闻

秋分时节寒暑平 养阴清燥润当先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刘涛 2025年09月26日 07:56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秋分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黑夜一夜长过一夜。9月22日,太原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赵文娟表示,此时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秋分时节养生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早睡早起,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秋分入秋天,养生防肺火。赵文娟表示,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会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燥气是秋季的主气,所以秋季的饮食重点仍然是养阴清燥,润肺生津,辛辣厚重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赵文娟特别提醒,秋分滋补还是要平补,吃一些性质平和、不寒不热、滋润养阴又不滋腻碍胃的食物,如藕、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荸荠、甘蔗、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尤其是银耳,和各种食材搭配煮粥,可有效缓解秋燥。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赵文娟强调,中医上有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入侵体内,会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发生,或导致原来肺病或关节痛加重,此时要注意保暖。

  “秋分起居,需顺应自然之气,早睡早起以调养人体阳气。”赵文娟表示,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讲,晚上11时前入睡,早晨6时左右起床较为适宜。

  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赵文娟提醒,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多出去走走,既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秋季运动一定要量力而为,避免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不要过度运动至汗出,防止引起阳气和津液耗损。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