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时政要闻

以新换心 温情暖邻——新城社区“蝶变”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毕晶晶 2025年09月23日 06:44

  9月16日上午9时整,72岁的范春花一如往常,准时推开了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的大门,臂弯里的瑜伽垫有节奏地晃悠着。“6年了,到这儿活动已经成了习惯。”她一边说,一边熟络地和几位老姐妹寒暄。“孙辈都在外地上学,原来我只打太极,现在活动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有意思!”她笑意盈盈地说道。新城社区,用细致有温度的服务,让2406户家庭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社区党支部也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老院焕新颜生活添意趣

  新城社区有两个居民小区,常住居民2406户5400余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传来老人们悠扬的歌声,共享书房内孩子们正认真写字。傍晚时分,造型别致的“星星跑道”柔和地映照着散步居民的笑脸,也映衬着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温暖、明亮,充满生机。

  难以想象,7年前这里还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楼道昏暗、地下室堆满积年旧物,物业与居民矛盾频发。“那时地下室十几年没清理,简直成了‘地下垃圾站’。”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靖雅回忆。2018年上任后,她将清理整治作为突破口,带领工作人员用一个月时间,发动居民清理出500多车垃圾。居民们从观望到主动加入,如今自豪地说:“咱这儿的地下室,干净得能当活动室用。”

  如今每个楼道都独具特色。斑驳的墙面被创意彩绘和绿色植栽装点,共享书架上图书随手可取,居民制作的装饰点缀其间。社区以读书、环保、廉洁等为主题,打造了10个特色楼道,让老空间焕发新生命。

  在社区悄然蜕变的过程中,新城社区坚持以党组织为轴心,整合多元力量。通过党支部搭建多层级议事平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进一步畅通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社区党支部充分征集意见,形成“收集—分析—决策—优化”的科学链条,使治理真正贴近群众诉求。

  服务暖民心邻里共温情

  清晨,太极拳队伍在广场缓起势;傍晚,“星星跑道”上老人漫步,孩童嬉戏——这些温馨的场景,正是新城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扎实推进“一老一少”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社区融合促进三大行动的具体体现。通过协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社区将日间照料、爱心义诊、课业辅导等多元服务精准送到居民身边。

  “居民归属感和参与意识,是推动社区建设的关键。”梁靖雅说。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社区推出阅读、瑜伽、乐高等公益课堂,每周举办读书会与文艺演出,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集体庆生。这些活动打破传统社区格局,让居民走进社区宛如回到“自家客厅”。

  功能空间一应俱全:心理咨询室安静温馨,阅览室书香四溢,健身区器械齐全。每周四“女性读书会”上,妈妈们分享阅读与生活;年度“邻里节”如温馨游园会,便民服务、文艺表演、趣味运动轮番登场。

  社区还成立萨克斯、葫芦丝、瑜伽等17支志愿服务队伍,吸引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这里,文化不只是活动,更是一种归属与认同,彰显着党建引领下社区服务与治理的深度与温度。

  网格精治理社区筑平安

  新城社区构建起“小区、楼栋、单元责任到人,专兼职网格员互为补充”的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织密服务网,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共同协商议事,社区将多元主体从“围观者”转化为协同治理的“合伙人”,释放共建合力。

  如今,社区微信群里一有居民发声——“谁家的猫困在护栏上了?”“有车没关窗!”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直至深夜。物业也主动加入,协同处置,一批陈年“疑难杂症”陆续得到解决。

  在这张大网中,107名单元长成为不可或缺的基层触角。今年72岁的董石头是23号楼的一名单元长,虽已年过七旬,仍每日忙于各类邻里事务:帮助报修、调解小摩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常说:“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2024年4月,网格员张婷婷接到居民反映:新1号楼一部电梯已3年未年检,隐患突出。面对租户联系不上房东、居民对费用有顾虑等困难,她坚持晚间上门沟通,辗转寻找房主。历经半年努力,电梯最终完成年检、安全使用。

  如今,“有事就找网格员、找单元长”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以张婷婷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和以董石头为代表的单元长,正是这张“网”中深情守护邻里安宁的重要力量。

  清晨的阳光洒向星星跑道,夜晚的灯火点亮归家的路。从硬件改造到服务升级,从网格治理到邻里共创,新城社区用一场“以新换心”的改变,书写了老社区焕发新生的温暖故事。这里不只是居所,更是归心之处。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