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并州,汾河欢歌。9月21日,古老的太原城将再次因体育而焕发青春活力。作为国内知名的“双金”赛事,太原马拉松不仅是跑者们挑战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和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窗口。在这条追求速度与耐力的赛道上,有一群特殊的跑者,他们身负特殊的使命:不求个人最好成绩,只为守护每一份心跳与呼吸,他们是医护陪跑员,他们以专业和爱心筑起移动的生命保障线,将成为太马赛事医疗保障体系中最为灵动和温暖的一环。
生命所系职责重
医护陪跑员,是马拉松赛道上的“移动救护站”。他们的职责核心在于“主动监测、早期识别、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将医疗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39岁的田悠凡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2019年开始接触马拉松,2023年下半年开始参与医护陪跑。“我参加了20多场马拉松,赛程中发现不少选手会出现晕倒、擦伤等状况,掌握急救技能很有必要。于是,我参加了红十字急救技能培训,考取急救证,就是为了当一名医护陪跑员,除了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助更多的跑者。”田悠凡讲述着。
作为2025太原马拉松的医护陪跑员,这位来自山西灵石县的田悠凡深知肩头责任重大。她解释道,“马拉松运动中,跑者易出现肌肉痉挛、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情况,严重时可能诱发热射病(重度中暑)或心源性猝死等极端风险,我们必须时刻观察身旁跑者的步态、面色和呼吸频率。”她的急救腰包里,除了常规物品,还特意增加了用于补充电解质的盐丸和能量胶,以备他人不时之需。
来自沈阳的马剑补充道,他们的工作节奏是“随流而动,精准伴护”。“我们不追求速度,而是根据赛前分组,稳定配速,均匀分布在跑者队伍中。”他介绍,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刻上前并行询问,判断意识状态,根据情况进行简单处理,如指导拉伸缓解抽筋、劝导减速、补充水分,若遇突发心脏骤停,立即启动生命支持流程,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呼叫固定医疗点支援。“时间就是生命,赛道上‘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机会,我们就是最重要的捕捉者。”马剑说。
心潮逐浪赴盛会
对于能入选太马医护陪跑团,田悠凡、马剑的感受远超一次普通参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与信任。
“太马是山西的荣耀,更是全国跑友的盛会。”田悠凡的语气中难掩激动。为了以最佳状态履行职责,她提前数月进行了“体能+技能”的双重准备,反复演练奔跑中的急救动作。“能在家门口的国际级赛事中守护跑友安全,这代表了组织对我专业能力的认可,我必须万无一失。”太马临近,田悠凡更是上心,根据以往大赛经验,还特意准备了急救物品:凡士林、乳贴、创口贴等。“赛程中,各种状况都会有,多备一些物品和药品,以防万一。”田悠凡补充说。
而对于马剑而言,这次太原之行是一次“幸运的召唤”。“因为太马报名火爆,之前一直没能抽到签。今年我在报名参赛的同时,也报了医护陪跑员,没想到被选中了。”他激动地说,“一直渴望能参加太马,这次终于圆梦了!”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马剑对太原马拉松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早有耳闻。“太马的医疗保障是业界标杆之一,能来亲身参与、学习,并与全国的同行们并肩作战,机遇非常难得。”他已规划好行程,9月20日坐最早的航班抵达太原,随后约朋友一起品尝太原美食,参加赛前培训。
赛道守护践初心
当比赛日来临,融入滚滚人流,医护陪跑员的视角将变得独特而深刻。
他们的奔跑,是“忘我”的。一半意识用于调控自身节奏,另一半则如雷达般扫描周围的环境。“你会忘记个人最好成绩,心中只想着‘平安’二字。”田悠凡描述道,“看到经过自己简单帮助后的跑者能重新投入比赛,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我们传递的不只是专业,更是安全感与鼓励。”
太原马拉松赛的举办,不仅在于速度与激情,更在于它背后所体现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精准的分段医疗保障点到专业的医疗团队,再到这些流动的医护陪跑员,太马构建了一套“固定+移动”“立体+动态”的全方位、多层次保障体系,确保赛事的绝对安全和万无一失。这背后,是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9月太原,我们期待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更致敬每一位默默守护的“安全卫士”。太马启程,守护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