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经青年路一社区网格员调解,一起因居民遛狗不拴绳,致使邻家孩子多次受到惊吓的小纠纷被成功化解。(“并州新闻”客户端9月16日)
新闻中,那个被狗惊吓、不敢独自出门的孩子,真正害怕的是什么?表面上看,孩子怕的是狗。实际上,她怕的是不确定的环境,是无法预判的危险。
我们常说要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在于安全。这份安全不只是交通、治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安全。一只不牵绳的狗、一个冷漠的回应,都可能成为孩子眼中的“不安全因素”。
孩子的成长环境,由无数成人共同构成。新闻中潘先生的理解与承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说明,成年人的一念之善、一步之责,就能为孩子重建一片安宁的天地。社区调解的成功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总等到孩子害怕了、矛盾激化了才行动。每个成年人都应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正在参与塑造身边孩子的童年。拴好狗绳,既是规范,也是善意;管好宠物,既是责任,更是对未来的呵护。
孩子的世界很小,一个小区、一条小路,就是他们的全部。守护这片小小的天地,不让恐惧侵入,这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责编: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