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健康频道

太原中山 男性盆底肌受损影响前列腺健康

2025年09月04日 20:22

  提到“盆底肌”,男性也有盆底肌,它就像“盆腔的支架”,支撑着膀胱、前列腺等器官,还能控制排尿和排便。如果男性盆底肌受损,不仅会出现尿频、尿不尽,还可能悄悄影响前列腺健康,甚至诱发前列腺炎等问题。

  男性盆底肌,是前列腺的“保护屏障”​

  太原中山医院男科医生介绍,男性的盆底肌位于盆腔底部,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支撑盆腔器官,包括前列腺、膀胱、直肠,让这些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二是控制排尿和排精,比如排尿时盆底肌放松,尿液才能顺利排出,排精时盆底肌收缩助力;三是维持盆腔内的血液循环,为前列腺等器官输送营养。​

  而前列腺就“藏”在盆底肌的“保护圈”里,位于膀胱下方、尿道周围。盆底肌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前列腺的生存环境:如果盆底肌弹性好、收缩有力,就能维持前列腺的正常位置,保证前列腺的血液供应,帮它抵御外界刺激;可一旦盆底肌受损,失去弹性或出现松弛、痉挛,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给前列腺带来“麻烦”。​

  盆底肌受损,如何“连累”前列腺?​

  第一,盆底肌松弛,导致前列腺“位置移位”​

  长期久坐、肥胖或年龄增长,会让盆底肌慢慢松弛,失去支撑力。就像“支架变松”,前列腺可能会轻微下垂,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尿不尽——尿液长期残留在尿道和前列腺内,容易滋生细菌,诱发细菌性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第二,盆底肌痉挛,引发前列腺“缺血缺氧”​

  长期憋尿、精神紧张或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盆底肌过度收缩、出现痉挛。痉挛的盆底肌会像“紧箍咒”一样,压迫前列腺周围的血管,影响前列腺的血液流通,导致前列腺缺血缺氧。就像“器官没了养分”,前列腺的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慢性前列腺炎,还可能出现会阴部胀痛、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第三,盆底肌功能紊乱,打乱前列腺“代谢平衡”​

  盆底肌不仅支撑器官,还参与盆腔内的代谢循环。如果盆底肌受损,代谢循环会变慢,前列腺产生的分泌物(前列腺液)无法及时排出,堆积在腺体内,可能导致前列腺液淤积,增加前列腺钙化的风险。而前列腺钙化又会进一步影响前列腺功能,形成“盆底肌受损→代谢紊乱→前列腺问题”的恶性循环。​

  保护盆底肌,就是保护前列腺!3个实用方法学起来​

  其实保护盆底肌并不难,日常做好这三件事,就能减少对前列腺的影响:​

  1.别让盆底肌“累着”:避免久坐、少憋尿​

  久坐会让盆底肌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建议每坐1 小时就起身活动5 分钟,做简单的深蹲、踮脚动作,帮盆底肌放松;憋尿会让膀胱充盈,压迫盆底肌和前列腺,有尿意就及时去厕所,别硬扛。​

  2.练出“强韧盆底肌”:试试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锻炼盆底肌的“黄金动作”,男性也能做:先找到盆底肌的位置(排尿时中断尿流的肌肉就是),然后收缩盆底肌,保持5 秒,再放松5 秒,每次做10-15组,每天做2 次。

  3.控制体重+ 温和运动,减轻盆底肌负担​

  肥胖会增加盆底肌的支撑压力,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之间;运动时选择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温和项目,避免长时间跑跳、举重物,以免过度牵拉盆底肌,造成损伤。太原中山医院男科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会阴部不适、尿频、尿不尽等症状,别只想着“前列腺有问题”,也可能是盆底肌受损在“报警”,及早就诊。

(责编:张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