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出伏,三伏天结束。很多人以为熬过伏天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此时如继续熬夜、吹空调、喝冷饮,当心疾病找上门。8月19日,山医大一院中医科主任郭洪波提醒,出伏后的第一件事是养脾胃、排湿寒,早睡很重要。
在中医看来,“出伏”是阴阳交替的重要关口,外界“暑热未散,凉气初生”,身体最容易“外热内寒、阳虚受湿”。如果这时候还熬夜、吹空调、吃生冷,就是在耗伤最后一口阳气。
“出伏后,早睡很重要,争取22时前上床,深度睡眠能固护阳气、调畅气血,是最好的‘补药’。”郭洪波提醒,出伏后的第一件事是养脾胃、排湿寒。
由于三伏天人们不停地吹空调、喝冷饮,很多人的脾胃都被“湿寒”缠上,如舌头发胖有牙印、口黏、小肚子赘肉、便溏不爽、体沉乏力,所以此时要养脾胃。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一虚,全身五脏六腑都会跟着遭殃。郭洪波建议,可饮用出伏排湿茶,茯苓10克、白术6克、薏米15克、陈皮3克、生姜2片,水开后小火煮20分钟,日常当茶喝,连喝7天,可健脾化湿、温中醒脾。
“从出伏到秋分,是保护肺的黄金28天。”郭洪波强调,伏里养阳,出伏养肺。因为“燥”是秋季主气,最易伤肺。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这时候不提前把肺气养足,秋冬容易咳嗽气喘,一感冒就易拖成老慢支。郭洪波建议,每天早上一杯润肺汤,鸭梨一个切块、罗汉果四分之一个、百合10克、银耳(提前泡发)10克、枸杞几粒,煮40分钟,汤水当茶,银耳、百合、梨子都吃掉,坚持一周,嗓子不干、口不燥,睡觉也香。
郭洪波特别提醒,出伏后,三件事一定别做,即别贪凉吃冷饮,凉容易困脾胃,阳气刚转弱,脾胃一虚百病生;别吹空调风扇,凉从背入、寒从腿起,膝盖疼、腰痛大多是从这时落下的;别熬夜伤肝血,肝主藏血,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排毒藏血时辰,熬久了、血虚、气滞,人就变黄老干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