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刚驶出隧道,前挡风玻璃便突然结雾,驾驶人张某赶忙将车停在行车道内。就在此时,李某驾车行驶到此处,避让不及,发生事故。8月5日,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通报事故情况,并就“出隧结雾”的成因及预防,向大家发出提示。
7月24日,驾驶人张某驾驶小轿车刚刚从天黎高速佛岭隧道驶出,前挡风玻璃便突然结雾。因视线受阻,张某慌忙把车停在行车道内。随后,李某驾车经过此处,避让不及,与张某所驾车辆发生碰撞。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高速交警介绍,夏季和雨天行车时,“出隧结雾”是隧道口常见的情况。温差和湿度是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车辆离开长隧道进入外界温暖潮湿(特别是在雨天)的空气中时,挡风玻璃外侧会迅速形成一层细密的水雾,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
不同于冬季车内暖湿空气在玻璃内侧形成的结雾,“出隧结雾”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是驶出隧道前50米开启雨刮器;二是将空调调至外循环模式,温度设置在23℃-26℃之间,平衡车内外温度湿度;三是可预先在挡风玻璃外侧涂抹专业防雾剂,形成亲水保护膜;四是遇雾不慌,保持镇定,紧握方向盘,轻点刹车提醒后车,切忌急刹停车。同时,立即打开双闪警示灯,开启雨刮器清除外侧雾气,并打开除雾开关应对内侧可能出现的结雾。如视线严重受阻,应持续减速,观察后视镜确认安全后,缓慢驶入应急车道停车处理;五是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