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学院的学生参加《沉默的共谋》环保主题公益性展览,通过参观展览一起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大家参与环保热情。
此次展览作品由雕塑艺术家杨亮创作,在美术馆策划展出。杨亮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创作了“属于这个季节”“再现风景•艺术的重生与焕新”等作品,构建出充满想象力和隐喻的艺术世界。
策展负责人刘鑫介绍,本次展览的创作契机,源于艺术家对一次性用品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的深刻认知与反思。面对触目惊心的数据,艺术家选择用艺术的力量发声,期望通过三组震撼人心的作品,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并最终转化为改变日常行为的动力。
三组作品分别为“困茧”“滴水成音”和“腐食时代”。“困茧”是艺术家收集了上千个废弃饮料瓶,将其精心包裹、塑造成7至8个巨大的“蚕茧”形态,既象征着一次性塑料对生命体的无情包裹与窒息,也隐喻着我们自身被消费主义所困的生存状态。
“滴水成音”是一个声音装置,上百个矿泉水瓶被倒置悬挂于空中。下方对应着由塑料、陶瓷、金属等不同材质制成的接水容器。观众可以为这些空中的瓶子注入循环水,通过滴答声,感受水资源的珍贵。
“腐食时代”是一座由老旧的电脑显示器、键盘、甚至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残骸等废弃的电子垃圾堆砌而成的小山,代表着高速淘汰的科技产物和日益严峻的电子污染。而在这座“废墟”之上,栖息着艺术家亲手制作的机械“乌鸦”,“啄食”着这些被遗弃的电子元件。通过作品警示人们关注电子垃圾污染。
通过观看展览,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些作品触动心灵,引发对自身消费习惯的反思,今后将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为美丽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