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73岁的老人每当翻看家里的老账本,总禁不住感慨生活“今非昔比”。(《太原晚报》7月8日)
一本泛黄的家庭账本,不仅串联起崔树真一家半个多世纪的生活轨迹,从中可以细数时代的发展变化。
家庭账本以最朴素的方式,记录着城市发展的民生轨迹。从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下的票证依赖,到改革开放后耐用消费品的逐步普及,再到新世纪以来教育、健康、文化等发展性消费的占比提升,账本内容的变迁,实则是城市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品质、从物质供给到精神滋养的跃升写照。
从“一分钱掰两半花”的窘迫,变成“退休收入稳步增长”的踏实;从“基本生存支出占大头”,转向“品质消费成常态”,这种变化见证了每个家庭的获得感。城市发展变化,有高楼大厦,有交通纵横,也有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的底气。
要推动中小学开展“家庭记忆档案”实践活动,学生采访长辈的生活故事,解读账本里的时代变迁。通过课堂分享、主题展览等形式,让年轻一代从柴米油盐的变化中理解城市发展的逻辑,从祖辈的奋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一本账本记录的是柴米油盐,映照的是时代进步。无数这样的小叙事,汇聚成城市发展的大篇章。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