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小区,感受居民自治带来的变化。(《太原晚报》7月7日)
公共设施年久失修、环境卫生无人问津……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太原,一些老旧无物业小区通过成立业委会、物管会的方式,居民们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让小区重新焕发活力。
在一些老旧无物业小区,垃圾乱堆乱放、乱停车等小问题,却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大事情。成立业委会、物管会,能够规范业主自治组织的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成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的“金钥匙”。
在居民自治模式下,居民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益者。双重身份,让大伙儿更愿意主动为公共服务尽一份力。老旧小区的焕新,小到垃圾清运、楼道换灯,大到重新规划停车位、居民楼加装电梯等,都是居民说了算。而有了业委会和物管会,让一切更规范、有秩序。值得一提的是,街道、社区等也应当发挥作用,为业委会、物管会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支持,帮助居民们提升管理能力。
从关心地上的一片垃圾开始,从关心一盏灯亮不亮开始。不论有没有物业,每个居民都应当有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共同打造温暖家园。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