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万花筒

导盲犬瑞来——你是我的“眼”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于健 摄影 郭苑甫 2025年05月14日 09:13

  

  游玩途中喂水

  导盲犬引导跑步锻炼

  在汾河景区,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特别的身影,市民苏博牵着金毛犬散步。与其他犬不同的是,这只3岁的金毛犬是苏博的“眼睛”。作为导盲犬,瑞来的脖子上戴着导盲鞍,耳朵竖得老高,随时留意周围环境。自去年国庆节苏博从大连导盲犬基地领养瑞来后,他们一起度过了七个多月的快乐时光。

  “以前出门得弯腰用导盲棍探路,现在牵着瑞来,感觉腰杆都能挺直了。”苏博说。这只金毛特别聪明,别的导盲犬和主人磨合要几个月,它回太原才几天,就能听懂主人的指令,甚至能陪苏博出国工作。在景区散步时,常有人好奇地看瑞来,苏博就会摸摸它的头说:“这是我的‘同事’,专门带我‘看路’的。”

  关于“眼睛”的选择

  2024年国庆节,苏博在大连导盲犬基地,领养了导盲犬瑞来。他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前不久,他的第一只导盲犬因病离世。没有了导盲犬,日常生活变得艰难,他无法独自去银行办理业务,不敢乘坐公交地铁,甚至连去熟悉的菜市场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导盲犬基地,苏博和瑞来经过40天的训练,瑞来成为苏博的新搭档。大连导盲犬基地的领养流程严谨而细致,申请者需为单纯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残疾,且经专业机构认证为一级或二级视力障碍,同时需通过全面体检,确保具备独立照顾导盲犬的体能。“基地工作人员反复强调,导盲犬不是工具,而是盲人家庭的重要成员。”苏博记得,面试时工作人员问他:“如果瑞来突然生病无法工作,你会怎么办?”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就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它。”

  瑞来是基地同期训练犬中最特别的一只。这只具有美国导盲犬血统谱系的幼犬,从小接受嗅觉、听觉、环境适应等基础训练,在模拟街道场景中识别红绿灯变化,在人流密集区域学习“绕障”(引导主人避开障碍物)。当苏博第一次握住导盲鞍的握把,瑞来立刻收敛了玩闹的性子,身体微微前倾,尾巴下垂成水平线——这是导盲犬进入工作状态的标准姿势。“它好像能听懂我的心声。”苏博记得,短短3天的磨合,瑞来已能精准执行“左转”“停”“上台阶”等指令,而通常新组合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基地训导员惊叹:“这是罕见的‘心灵感应’。”

  日常训练见默契

  每天清晨,苏博都会在小区楼下进行半小时“复训”:绕着花坛练习“S形路线”,在快递柜前模拟“暂停等待”,甚至刻意在早晚高峰时段穿越十字路口,强化瑞来对交通信号的判断。导盲犬的训练体系精密如齿轮。瑞来的“课程表”涵盖基础服从(坐、卧、等待)、环境引导(避障、上下楼梯、乘坐电梯)、特殊场景应对(应对突发声响、拒绝陌生人投喂)等。

  在汾河景区散步时,瑞来偶尔会遇到“小插曲”。曾有带小孩的家长看见金毛靠近,下意识拉着孩子后退。苏博轻轻拍拍瑞来的头,示意它“坐下”,家长看见导盲犬的标志,会立刻放下戒备,主动询问:“它会握手吗?”这时瑞来就会抬起前爪,与好奇的孩子轻轻“握手”——这是苏博特意训练的“社交技能”,既缓解公众的紧张感,也让瑞来保持对人类的友好认知。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瑞来会安静地趴在柜台前,即便周围人声嘈杂,也始终保持警觉。有次银行系统故障需要长时间等待,苏博有些焦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牵引绳。瑞来察觉到情绪变化,将脑袋轻轻搁在他的脚背上,温热的触感如同一剂镇静剂。这样的时刻,让苏博深刻体会到,导盲犬带来的不仅是物理上的指引,更是让社会看见盲人需求的“活体标识”。

  跨越山海的陪伴

  对于苏博而言,导盲犬是全天候的陪伴者。作为英语、德语翻译,苏博有时需要出国工作。瑞来的到来,让他重新拾起了跨国交流的勇气。去年,苏博带着瑞来飞往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一场国际研讨会。出发前,他特意联系航空公司申请“导盲犬客舱陪伴”。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导盲犬可免费进入客舱,但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训练合格证书,并提前报备。在温哥华,瑞来能够精准引导苏博穿越唐人街的复杂巷道。

  在外出乘坐地铁时,导盲犬会引导苏博找到无障碍电梯,并用身体挡住拥挤的人群,确保苏博安全进入车厢。下车前,会轻蹭主人腿部,提醒即将到站。遇到台阶、水坑或障碍物时,瑞来会突然减速或横向站立,提醒主人有危险。身在异国他乡,苏博觉得,这只曾在大连基地训练的导盲犬,早已跨越了语言和地域的边界,成了他在陌生国度最信赖的“眼睛”。

  暮色将近,苏博拍拍瑞来的头,准备回家。这只金毛立刻站起身,把导盲鞍调整到最合适的高度,切换为“工作模式”。“以前总觉得自己是‘麻烦别人’的人,现在有瑞来在,我能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坐地铁见客户,甚至出国开会。”苏博说这话时,瑞来正安静地蹲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扫过地面。对它来说,主人的每一步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事。苏博相信,当社会能真正接纳这些“特殊工作者”,盲人的世界才会真正“亮”起来。下次再有人问起瑞来,他还是会笑着说:“这是我的‘眼睛’,也是我在黑暗里的光。”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