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近年来,太原市护理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护士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坚实支撑。(《太原晚报》5月12日)
护士群体的工作生活有所保障,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群众的就医体验就会更好。
不难看出,以“发展队伍”和“优化服务”为主线,太原市护理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果。25岁至34岁护士占比45.23%,成为主力军;本科学历占比超一半,达51.09%……年龄与学历结构的优化,得益于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岗位激励等措施。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能快速接纳新理念、新技术,必将为护理工作带来朝气与创新。模式创新与内涵拓展,也让“互联网+”时代下的护理服务与时俱进,如通过构建“1+3”制度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闭环管理,大幅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直接的效果,就是病患负担减轻,获得感与满意度增加。
护理工作既需要体力与耐心,又注重技巧和经验,工作连续性强,身心压力大。对于住院患者而言,接触护士的机会远多于医生,护士还承担了大量病情咨询、心理疏导、医疗科普等医患沟通方面的工作,直接决定了就医体验与病情恢复。因此,要重视护理工作,进一步做好职业发展、晋升通道、日常关怀等方面工作,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护士工作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民众健康也就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