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网格员,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楼道杂物清理专项行动,针对辖区部分小区楼道存在的杂物堆积问题进行全面整治。通过网格员入户沟通、协调居民配合,共清理各类卫生死角、安全隐患几十处。(《太原晚报》4月15日)
社区的周末楼道清理行动,扫出了整洁和体面,彰显了居民自觉。
楼道里堆积的纸箱、旧柜,看似是空间占用问题,实则是公共利益与个体习惯的矛盾。朝阳社区网格员为独居老人联系废品回收,既讲清火灾隐患,又化解生活顾虑;新华西社区以法规与情理说服抵触住户。文明的起点不在远方,在于唤醒居民对家园的认同感:当楼道被视作自家客厅的延伸,每个人都会主动担起守护之责。
清理后的楼道是“生命通道”,也是邻里纽带。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当文明意识融入生活点滴,社区便不再是陌生人的集合,而是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独居老人主动让出“家当”,到固执住户理解公共空间的意义,每一个小转变说明,汇聚微小力量,就有巨大能量。
家门口的文明可触可感,建议构建“人人可为”的参与机制。社区可推行“楼道文明合伙人”计划,鼓励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认领公共区域维护责任。例如,设立文明责任牌,标注认领家庭,定期开展“最美楼道”评比;组织“邻里清洁日”,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日常清扫与隐患排查。通过这种“我的楼道我守护”的模式,将抽象的文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日常行动。当每个居民都成为文明的“播种者”,楼道里的一盏灯、一步台阶、一次清扫,将成为家园的鲜活注脚。
身边文明不是宏大叙事,不需反复强调。当千万个“家门口”点亮责任的微光,就是美好日常,就是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