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租车司机李某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因为一念之差,盗刷了乘客遗落在车里的手机,自己被行政拘留五天。4月9日,公安尖草坪分局通报这起盗窃案。(《太原晚报》4月10日)
从心生不满到拒绝归还,最后盗刷手机,李某一步步从坏情绪走向违法的死胡同。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因愤怒、贪念而走向极端,当是这起案例留给我们的警示。
因绕路争议,对方少给3元让李某“气不过”,于是看到对方遗落的手机后,拒绝归还,以此报复。生气常有,触点太多、阈值过低,的确是引发一系列后果的原因。要想避免“一念之差”,首先要改掉容易上头的习惯。
拾金不昧是美德,拒绝归还则明显越界。捡来的物品,就当还给失主,尤其是明知失主是谁或与对方已经取得联系后,更不能据为己有。这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也是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不还构成不当得利,盗刷钱财则更恶劣,将依据财产金额和盗刷金额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本来可以做个受人感激的好人,结果落得被拘留的下场。一念之差,不可不防。
无数案例表明,易冲动、不懂法的后果极其严重,即使一开始没有主动作恶的故意,也很容易滑向深渊。唯有常存律己之心、深植法治观念、涵养道德修为,才不会行差踏错,被一念之差所伤害。
(责编:鄢妮)